发力去碳经济 氢能装备市场看好
■ 中国工业报 李芳蕾 近日,多家氢能相关的装备企业均发布三季度年报,显示氢能在中国正在快速发展。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九个月,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119.0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5亿元,同比翻倍。目前,阳光电源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大功率PEM电解制氢装备的研究开发等。东方电气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1~9月,东方电气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8.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9.65%。目前,东方电气已构建 “水电、火电、核电、风电、气电、太阳能发电”多电并举、协同发展的产品格局,主要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车用动力系统等。 能源转型去碳经济 氢能发力长期储能 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中国氢能产业协同部总经理梅竞谊表示,氢能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经之路,可以促进能源供给系统更加稳定和高效,从而实现终端用户去碳化。具体表现在:氢能可以使可再生电力大规模集成到能源系统中。作为长期储能的手段,氢能可以跨区域和季节分配能量,可以作为缓冲,以提高能源系统的恢复能力。在运输中,氢动力汽车具有高性能和快速加注特点,可以补充电池电动汽车,实现运输部门的广泛脱碳。在工业能源方面,在重工业中使用氢能可以加速难以用电的工艺过程脱碳,特别是那些需要高等级热量的过程。氢能还可以用于热电联产装置,以生产工业用热和电力。在建筑供热上,在拥有现有天然气网络的地区,氢气可以依靠现有的基础设施,并提供一种经济有效的低碳供热。此外,氢能正持续为我国工业能源提供清洁原料,氢气作为工业原料的用量每年超过5500万吨。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的构成包括上游:氢能供应链、制氢、储运、加注;中游:燃料电池;以及下游的消纳链,主要有交通运输、化工原料、工业能源与分布式发电等领域。 在制氢领域,我国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风能和光伏还有至少95%的潜力未被开发。在2019年金风科技发布的报告中,全球风电度电成本已经低至0.3元/kWh,并有望在2050年达到0.13元/kWh。由此可见,未来包括光伏制氢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具有广泛市场竞争力,这为氢能产业的快速广泛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政府规划氢能布局 产业链条加速整合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光伏制氢产业在国内逐渐升温,被视为未来新能源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氢能发展,各地纷纷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发布地方氢能发展规划,并先行先试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补贴扶持。其中,省市级规划8个,地市级规划近30个。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66座中,投入运营的有46座。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大湾区和长三角。去年年底,国内首个太阳能燃料生产示范工程在兰州新区精细化工园区落地。该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三大系统单元组成,总投资高达1.41亿元。 具体来看,2020年1~7月份,我国氢能行业的投资项目表现如下:公开的投资事件超过50起,多起项目达到100亿元级别,名义总投资金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中央企业方面,有近50家涉氢,10家成立专业化氢能发展平台,5家发起设立氢能专项基金,央企产业链联合及央地资源整合不断加速。跨国公司方面,以国际三大气体公司、丰田汽车、现代汽车为代表的跨国企业也纷纷在中国以项目投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布局氢能热点地区。民营企业方面,以亿华通、尼古拉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纷纷登陆资本市场,开启新一轮增长。重塑、捷氢等民营企业获得更多资本关注,研发能力与产能进一步提高。 关键环节差距明显 各方合力持续发展 虽然氢能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是,中国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仍然存在许多待改进的地方。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认为光伏制氢完全有可能成为大的储能环节,但关键的问题是事后的储存、运输如何攻关。总的来说,我国氢能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顶层设计仍然缺失。这需要政府明确市场预期与技术攻关计划,制定氢能发展的国家战略,形成各方合力,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技术性能有待改进。我国氢能全链条关键技术性能差距明显,装备和关键材料依赖进口、设备价格高。这需要通过压缩机设备国产化、储氢设备规模化、提高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降低压缩机能耗,提高加氢机可靠性来解决。 行业规模效益小。目前,我国氢能市场仍处于萌芽期,规模小,需要做到规模化降本及技术攻关降本。 人才缺乏。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的院校极少。这需要政府引导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平台比如氢能产业联盟等可建立设计、生产、软件、装备等培训项目,稳定为氢能产业提供人才。 此外,我国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产业配套体系不完整,技术标准体系缺乏。在制氢方面,支取需在危化品特批的化工园区,缺少成品氢气检测标准;储运上,管道运输标准尚未建立,长管拖车压力参照天然气等规定在30MPA内;加注方面,缺乏加氢站核心装备相关标准,性能验收体系先行标准安全距离较大。 梅竞谊表示,随着我国政府对氢能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的大幅下降和全球氢能装备制造成本的下降,将为氢能未来平价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推动能源技术革命以及交通工业等领域深度脱碳已成为全球共识,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正在加速布局,迎接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