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杨 中国工业报 刘凤军
2020年还剩最后几天就过去了,根据已公布的前三季度数据,GDP总量前10的城市中,已没有了天津的名字,创下了自清末以来最低的排名。而排在中国城市TOP10的,南方城市占据9席,北方只剩下北京。有文章直呼,这是 “南北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年来,天津一直身处经济表现不断 “瘦身”的窘境,要知道就在7年之前天津还是全国的经济领跑者,为什么天津这些年的经济发展如此“稳健”?
对此,有评论认为,天津的落后是尴尬的地源问题,也有认为是人的问题。但显然,城市的发展变化,要比这些评论复杂许多。
日前, 《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打造 “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这也是滨海新区首次以“滨城”之名出现。
具体来说,天津 “十四五”时期的目标是,“津城” “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津城”现代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滨城”城市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城市基本建成;到2035年, “津城” “滨城”双城格局全面形成。这张蓝图无疑让很多滨海新区的建设者、投资者倍感振奋。
从1994年3月,天津市决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的基础上建成滨海新区。到2005年,滨海新区被写入 “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开放的国家级新区。再到2014年12月12日,滨海新区获批自贸区,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在这期间,滨海新区既经历了 “首个GDP突破万亿元国家级新区”的风光无两,也遭遇过“挤水分”挤掉约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的尴尬质疑。
而如今,在南北这样的大变局下,天津如何真正实现爬坡过坎? “双城记”能否助力天津重振旗鼓?
天津近代的城市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熟悉天津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天津在近代如此出名的根本原因就是北方渤海地区的唯一开埠港口,由于近代中国基础设施条件有限,天津就是环渤海地区唯一的深水港口,整个京津地区的物流和商贸都围绕着天津来进行,所以天津也孕育出了最早的现代经济雏形,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后来,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的增强,环渤海地区的深水码头层出不穷,天津的海运优势面临着河北省的全面竞争,从秦皇岛开始,向南一直延伸到唐山和黄骅,渤海海运被一分为四,天津的经济发展也受之影响。
中国第一个新区是上海浦东,第二个就是天津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前身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起初的产业布局以加工业为主,这造成滨海新区成立后,在城市功能上存在产业功能强,城市功能弱;工业、制造业强,城市服务业弱等方面的不足。有资料显示,天津滨海新区的服务业只相当于上海浦东新区的45%。虽然上海浦东新区较天津滨海新区获得国家新区的地位早于15年,国家给予很多政策倾斜,但在资源分配方面,两者确实有很大的区别。
当初兴建开发区其实是改变天津城市命运的一件事,面向大海发展,毫无疑问,滨海新区就是未来理想中的天津。但是由于距离市区长达40公里,无法借助到市区成熟的配套资源,一切从零开始,困难也就非常大。同样是新区开发的上海浦东与旧城只隔一条黄浦江。
如何让企业真正留在津城和滨城?
据报道,2016年天津人均GDP排名第一,但滨海新区的GDP水分被挤出后,2016年上海浦东新区的GDP比调整后的滨海新区多了31.2%。按照 “对于此次滨海新区调整GDP数据,根据天津广播的说法为更改统计口径 (注册改为在地)、挤掉水分。据了解,注册地改为在地。也就是说,以往滨海新区GDP统计是以公司注册地为标准,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在滨海注册的公司,其实际生产都在外地,GDP两地重复计算,导致GDP数字不准确。如果这是实事,这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这些企业没在天津发展。企业宁可给天津上税,也不在天津落地。这是造成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如今最大的区别:没有可持续的资本注入。所以,津城也好,滨城也罢,如今需要好好考虑的是如何真正留住企业。
产业如何带动城市发展?
从近代工业历史看,天津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改革开放后,天津成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4年天津开发区在塘沽区的盐田上兴建,工业布局重心东移态势开始出现,1991年保税区在天津港北侧建立,促进了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2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外环线以外的各区县兴建工业园区 (开发区),工业布局园区化趋势开始推向全天津市,因此早在 上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和三星都在天津设有工厂,但天津的电子业却并没有被带动起来。而现在上海周边的昆山等都成了接受辐射并形成了电脑配件等产业。这又是为什么?
一般来讲,产业园区有4个时间由远及近提出的理论:1.增长极;2.创新集群;3.可持续发展和工业生态系统;4.企业家和创业生态系统。总体来说,就是产业园区的发展理论由原来的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聚,越来越偏向于 “基于技术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地区固有的技术潜力和地区的技术接受力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园区引进企业,不是看企业多牛,而是要看企业是否与城市发展对路,是否匹配,对城市拉动有什么作用。所以, “津城”和 “滨城”还需要考虑产业如何带动城市发展。
天津如何上演 “双城记”
早在2009年,在 《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中, “双城”概念就首度出现——天津正式提出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总体战略,其中 “双城”即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 “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可惜,时至今日, “滨海新区的繁华”依然只是讨论的话题。
前不久,在滨海新区 “十四五”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卫民建议,要实现滨海新区人口导入, “一是将滨海新区就业人口转化为常住人口;二是通过加快建设连接天津市区和新区的公共交通快捷系统,吸引中心城区人口。”
2012年10月,津滨轻轨全线贯通。一年后天津的 《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中,多条新线路被提及,到2016年,天津再次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建设滨海新区B1、Z2、Z4三条轨道交通项目。但直到今天,往返 “双城”的上班族,仍然盼望的是:Z1、Z2、Z3、Z4等能否早日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11月27日,天津市市长廖国勋主持召开会议,审议 《天津市市域 (郊)铁路专项规划 (2019~2035年)》。会议强调,要以实现京津、 “津城” “滨城”快速通达为目标,提高滨海新区到市区和北京的通勤率,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2019年1月,天津市政府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十九条”,就是要降低企业成本,打造天津投资 “洼地”,即结合天津的发展需求,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占比,在强化内生增长同时强化外引,从域外大规模引进实力强、规模大、高端化、辐射性强、有发展前景的各类市场主体,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面向 “十四五”,天津再度明确要 “制造业立市”。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天津 “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 “目前,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降到25%以下,并且仍然呈下降趋势。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他表示,天津一直是我国工业重镇,又有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必须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合理规模和比重。
除了 “工业牌”,天津还有一张重磅的 “港口牌”。
此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指出,天津作为北方制造业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其产业和交通优势并未充分释放出来。作为港口城市,天津必须以国际视野和颠覆性思维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以开放倒逼改革步伐,分享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改革红利。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 《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其中不仅明确了其 “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定位,还对天津未来寄予厚望:到2025年,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入前20位;到2035年,天津港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一步提升。
随着发展目标日益清晰,如何更好地唱好“双城记”?相信每个天津人都有自己更关心的那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