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消费品工业发展可期
■ 陈 娟 王 旭 2020年是贯彻落实消费品工业 “三品”战略的第五个年头。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行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消费品工业生产、出口、投资、消费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是笔者认为,2021年消费品工业发展依然可期。 需关注三方面问题 疫情之下,消费品行业面临很大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部分行业亏损较为严重,新形势下生存压力加大。 1~3月,除烟草制品业外,主要子行业亏损面均明显扩大,由于销售不力、订单回款减少、产能下降等原因,企业亏损深度大幅深化,二三季度呈现较好回暖态势,但仅有少数行业企业恢复到2019年末的水平。同时,部分行业面临去库存压力加大的困境。其中,疫情发生以来,粮油制造、乳粉 (不含婴配乳粉)、方便食品等生产消费大幅提高,但考虑到这些产品具有一定耐储存特性和阶段内消费总量稳定的特点,预计2021年生产计划将出现下滑。 二是影响进出口复杂因素增多,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持续蔓延,居民消费优先以满足生存型消费和医药卫生等需求为主,降低了预期的发展型、享受型消费需求,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服装、日用品、家用电器及家具等消费整体呈现收缩态势。由此导致国际贸易普遍受阻,主要国家产业链尚未完全恢复,全球供应链面临重塑,贸易紧张局势及其不确定性加剧。部分国家实行加征关税、保护限制目录等措施,导致产品出口受到冲击。 三是消费呈现结构需求变化,全面促进消费仍需发力。疫情发生以来,快速消费品普遍面临渠道变革带来的阵痛,如,由于“礼赠” “宴会”等社交活动大幅减少,化妆品、酒类消费一度大幅下降。家用电器、移动终端等耐用消费品已由增量为主进入存量升级换代的新时期,绿色、健康、品质、个性化等成为新时期消费需求,对 “提品质”“增品种”提出更多要求。老年食品、特医食品、功能性服装、生活辅助器具等市场需求旺盛,但行业发展亟待规范。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新业态尚不成熟,面临产品质量隐忧,退换货等环节也频频发生问题。 多举措畅通发展渠道 对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疫情的不利影响,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渠道。 扩大消费需求,释放内循环市场潜力。 一是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高5G手机、智能家电、可穿戴智能产品及绿色健康食品的供给能力。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后无接触消费模式需求,扩大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健康养老等领域产品供给。 二是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促进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从根本上提升居民消费支出能力。完善以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削减挤出效应,提升居民消费意愿。针对平台消费、共享消费、体验消费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需要,制定完善适应新兴领域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 三是加大关键领域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带动社会投资,重点支持既能促消费惠民生又能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围绕中高端消费需求发展方向,在教育、养老、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加大投资引导。 稳定出口贸易,推动内外需协调发展。 一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带来的国外订单锐减情况,积极引导消费品工业企业利用云展会等新型展会平台,拓展新的市场和空间。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企业出口创汇补贴额度、提高出口信保保费补贴等方式,加大出口支持力度。二是针对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不确定性因素,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着力开拓 “一带一路”沿线市场,通过产能合作等方式加大与新兴市场的经济往来,降低对欧美等传统市场的依赖性。积极推进 “互联网+外贸”模式,加强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电子商务合作。三是积极融入亚太地区产业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加快消费品工业企业 “走出去”步伐。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小消费品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引导大企业与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实现协同创新和协作共赢,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二是加大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及相关子基金对消费品领域的支持力度,重点向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明显或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倾斜。充分发挥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作用,帮助消费品领域初创企业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提高创业创新成功率。 三是进一步完善消费品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整合、规范服务资源,推动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用好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形成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中小企业服务模式,为中小消费品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品牌培育、知识产权保护等特色服务项目。 四是增强中小消费品企业融资支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多种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本文作者单位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