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鼓能源互联岛全球运营中心
陕鼓以能源互联岛系统方案建设的印尼工业园区最大空分及发电项目
■ 中国工业报 经晓萃
12月27日, “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京举行。陕西鼓风机 (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称 “陕鼓”)凭借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转型实践,以 “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项目”问鼎中国工业大奖。陕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表示,这是陕鼓作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积极践行 “碳中和”目标和零碳中国行动,助力能源革命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后疫情时代,自带信息化基因的服务型制造业成为焦点,面对转型升级的逼人形势,面对市场变化的波云诡谲,制造业企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绿色节能创新,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
笔者了解到,陕鼓是一家有着52年能源创新基因的分布式能源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近年来,陕鼓紧跟绿色发展趋势,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瞄准能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痛点问题,为全球各领域客户提供以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设备、工程、服务、运营、供应链、智能化、金融等七大增值服务,在助力全球客户实现能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演绎出抗击疫情特殊阶段 “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实现逆势高质量发展时代新篇。
棋先一步 聚焦智慧绿色深化转型
许多制造业转型案例表明,走进服务型制造不仅需要逆向思维的勇气,还需要对整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的发展有明确预判。
特别是疫情之下,我国制造业复工复产、物流受限、原材料供应难等问题和考验接踵而至,如何逆势而上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不断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加速先进制造业的新发展?
李宏安作为陕鼓高质量发展领航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论为指导,凭借对行业的了解以及对战略发展的准确判断,让陕鼓从实践摸索到成套理论再反过来指导实践,形成了服务型制造转型思路的一套闭环。
在谈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对陕鼓转型的启示时,李宏安说,欧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产业占GDP总量的80%左右,这些服务中有60%至70%是围绕制造业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生产制造企业转型为制造业提供服务,这是趋势;另一类是没有生产制造基础的服务型企业。而像陕鼓这样由生产制造企业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的应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向用户提供具有专业能力的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
“我们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深化服务型制造转型,创新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以5+3指标分析优化法,强化工业服务、智能化、运营、工程等核心业务能力,为市场和客户提供1+7增值服务。”李宏安表示。
目前陕鼓已有40多个维保、运营、服务业务驻外项目团队服务于国内外能源、石化、冶金等领域客户。在工业服务领域,陕鼓500多人的专业系统服务队伍为宝钢湛江及鞍钢等大型钢铁企业5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炉提供智能化的 “保姆式”服务。同时,陕鼓借力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服务,持续深化的服务型制造已推动企业走向了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厚积薄发 智慧绿色转型根基深厚
“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利于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制造业加速恢复发展,有利于破解我国制造业长期发展面临的矛盾与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曾在第四届中国服务型制造大会的开幕式上用 “三个有利于”强调发展服务型制造相关产业的重要意义。
向服务型制造转型这条道路无比清晰地摆在了制造企业面前,而陕鼓也在 “科技智造”这条路上不断开拓。从此次中国工业大奖获奖项目“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项目”不难看出,陕鼓在能源综合利用和能量回收方面几十年深厚的技术积淀和行业应用实践正是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基础。
近年来,在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指导下,陕鼓瞄准行业低碳环保、节能减排、能效提升的市场需求,依托52年能源领域创新基因,创新能源互联思维,开发的能源互联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从全流程全区域供能、用能、能量转换的角度出发,将可再生、清洁及传统能源高效耦合集成,实现了冷、热、电、风、水、废、气、油、交 (通)等多元生产要素的联供,实现土地集约、运营集约、功能集约、设备集约。陕鼓已在临潼工业园区打造了全球透平行业万元产值耗能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制造基地,万元产值能耗为6千克标准煤。
作为智慧绿色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专家,陕鼓以能源互联岛思维的持续创新,从能源生产、输送、配给、转化和消耗五个方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能源体系,具有 “供给侧、需求侧、技术侧”互联、互享、互为市场、互为资源的互联三特征。以此为依托,陕鼓聚焦客户综合能效提升需求,围绕 “5+3”指标即 “单位产品能耗、一次投资成本耗、运营成本耗、原料耗、人力耗”五个对标单耗指标; “废水、废渣、废气、噪声等环境指标;安全指标及单位产品收入、利润指标”三类对标指标,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用户运营成本,帮助实现综合能效指标最优。目前,能源互联岛能源互联及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已获得8项授权专利。
如今,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以及“5+3”综合能效指标分析法正在为流程工业、智慧城市、 “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领域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 “专业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支撑。同时,陕鼓正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发力智慧能源科技,为 “零碳工厂” “零碳医院”“零碳校园”等城市 “零碳”经济发展赋能。
与此同时,陕鼓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从能源结构转型本质上探索出能源利用解决之道,为用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比例。
在冶金流程工业,陕鼓为冶金领域客户服务五十年,从单个能量转换装置到一体化机组再到全流程能源互联平台,在烧结工序、焦化工序、高炉炼铁工序、炼钢连铸工序、轧钢工序、煤气发电、智能电网等流程为客户提供关键能量转换装备和能源综合利用系统方案。比如烧结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SHRT)、焦炉煤气综合回收利用技术、高炉煤气回收技术 (TRT、BPRT)、炼钢连铸制氧空分压缩空气一体化技术、轧钢工序加热炉超低温排放技术、煤气高温超高压中间再热发电等先进能量综合利用技术,形成陕鼓冶金工业流程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
在化工流程工业,以硝酸流程为例,陕鼓潜心研究双加压法硝酸生产装置在用户端的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目前已开发至第四代硝酸四合一机组,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四合一机组为硝酸工艺流程提供动力的同时实现尾气 (氮氧化物)余热余压的回收利用,将回收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直接作用在轴系上,有效降低能耗,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效益最优化。同时,陕鼓还开发了硝酸、硝铵装置操作与运营智能化系统,将物料平衡优化算法、能量平衡优化算法、经济优化算法全部进行模型化处理,基于模型矩阵实现装置的多变量预测自动、智能控制。硝酸生产流程中,各工艺段会产生大量生产废水排放,陕鼓也为用户提供全厂水系统能源互联应用,包括原水处理系统、脱盐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污水处理及回用水系统、浓盐水零排系统全流程,真正实现生产废水 “零排放”。
在精细化工领域,陕鼓已开发出国产化最大PTA装置。陕鼓PTA机组可将工艺流程氧化反应中产生的热能转换成蒸汽,通过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压缩机组;同时利用尾气膨胀机,将尾气 (主要成分是氮化物)的余热余压进行回收利用,驱动压缩机组。实现机组汽轮机+压缩机+膨胀机同轴驱动,高效实现了余能利用。
多年来,陕鼓通过创新利用智慧绿色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方案,回收的能源总功率达20.5GW,相当于三峡工程90%的发电量,每年减少原煤用量45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亿吨。
“当前,在 ‘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转型新引擎下,借助能源互联岛解决方案,我们已经跳出传统装备制造束缚,升级成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实现了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持续转型。”李宏安这样说。
转型成效显 16年行业绩效第一
“陕鼓创新开发的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从能源结构转型本质上探索出能源利用解决之道,对于加速我国绿色制造体系产业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次中国工业大奖审查评定过程中,省区市工业经济联合会 (协会)给出了如下资格审查意见。
如今,能源互联岛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不仅引领陕鼓成为流程工业、智慧城市、 “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等领域的智慧绿色系统方案商,在实践过程中也已展现出了显著的商业优势。
“近四年,陕鼓主要指标呈两位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已经连续16年实现行业经营绩效第一。”李宏安说。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在打赢 “抗疫情、促转型”攻坚战中,陕鼓集团销售合同额同比增长104.8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4.94%,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全球大环境的不确定性,陕鼓以战略聚焦分布式能源的转型,以 “能源互联岛”系统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紧紧抓住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在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新赛场上,陕鼓已抢占了先机。
“陕鼓将以工业大奖荣誉为鞭策,发力 ‘十四五’,以能源互联岛打造能源革命示范,用陕鼓智慧绿色的系统解决方案推进低碳和零碳中国行动,发力新基建,为 ‘碳中和’目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李宏安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