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中国石化近日透露,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安全保障,对标世界领先,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和联合国内企业协同研发生产等方式,持续加大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力度。经过深耕实践,中国石化从30多年前关键设备的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发展到如今重大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为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国装备制造行业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截至 “十三五”末,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率创新高,基本实现国产化,其中,油气勘探开发装备国产化率达92%,千万吨级炼油装备国产化率达94%,百万吨级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87%。 多年来,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始终保持在央企前列。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压裂机组、车载钻机、双抗石油地质专用管,炼化领域的反应器、压缩机、换热器、分散型控制系统 (DCS)等重大装备国产化均实现零的突破,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缩短制造周期。 乙烯裂解炉是乙烯工业的龙头装备,实现从引进到出口的转变。1988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和兰州化机院成功研制首台国产2万吨/年乙烯裂解炉,结束乙烯裂解炉全部依靠引进的历史。2011年,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物资装备部(国际事业公司)与国内制造厂合作,向马来西亚泰坦项目出口首台10万吨/年乙烯裂解炉。2020年9月,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进入开车阶段,乙烯 “三机” (裂解气压缩机组、乙烯制冷压缩机组、丙烯制冷压缩机组)、挤压造粒机组、EO反应器等重大装备全部实现国产化,与进口设备相比,大幅节约采购资金,缩短制造周期30%。 在当前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征程中,中国石化面对部分关键装备仍依赖进口的情况,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组织、防范风险、重点突破,持续开展国产化攻关。在全面总结 “十三五”期间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 “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一方面推进传统业务所需装备国产化,另一方面,紧跟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步伐,注重高压外输泵、低温阀门、9%镍钢板等国产化成果应用,深入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助推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发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的物资保障。 为了带动供应链企业协同攻关,依托易派客平台,建立国产化攻关市场助推机制,通过易权通、易保理、易保险、易认证等工具,为参与国产化攻关的中国设备制造商提供资金、保险、知识创新保护等服务。坚持标准引领,大力推进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持续打造质量标杆,促进一批集研发制造、工程设计、系统集成和建设运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发展,推动国产装备质量品牌及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 (刘欢 张冰峻 刘成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