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答好“时代命题”
■ 李河新 李静 2019年1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2019年 “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时指出: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科学探索、正确解答这一时代的重大命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当前和未来的进步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 当今时代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富有特色又极不平凡的时期。在这个时代里,人类既享受着空前富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又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矛盾和挑战。 具体来看,这些矛盾和挑战既是全领域的又是多层次的。第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人与自然的矛盾空前尖锐,巨大的人口规模和较高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发展需求已接近地球所能提供的资源供给量的极限,这造成了整个社会普遍的资源短缺,而资源短缺又导致了人类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生产要素价格的总体上涨,使经济活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与排放的废弃物总量也达到了地球环境所能承载净化能力的极限,这又导致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使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环境质量有所下降。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危机。要化解这种危机就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方式,逐步建立起与当今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唯一途径就是创新。 第二, 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新增资源的规模赶不上新增人口的规模和发展需要,特别是在传统的资源配置格局相对固化的情况下,新增人口的发展需求无法由新增资源满足,这使相当一部分人口陷入 “中等收入陷阱”,这也会导致人与人的矛盾日趋激化,经济发展失序。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只有通过创新,在有限量的资源基础上通过开发扩大资源的质来提高资源利用效能,从而扩大资源供给以满足更多人的发展需求。 第三, 从国与国的关系来看,当今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兴发展大国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自主、可控性要求陡然提高。要实现这些要求,强化国家的创新竞争力是根本途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既不能选择资源型发展模式,更不能选择跟踪模仿的依附型发展模式,只能选择自主创新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根本特点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支撑,而这些都需要依靠创新。 总之,无论从人类整体发展还是从国家生存进步来看,创新都是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 马克思主义为探索创新提供充分条件 人类的创新活动源远流长,创新成果精彩纷呈,但到不久前,关于揭示创新规律、阐述创新原理进而指导创新实践的创新科学理论与创新方法体系仍未产生。这说明创立这一门世界级科学的难度之大和所要耗用的资源之巨。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巨大的勇气挑起了这一历史重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经过艰苦探索和奋力拼搏,在广泛研究吸收世界众多创新创造思想材料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并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创新理论与方法体系,为科学探索和正确解答创新这一当今时代的重大命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创新的本质,阐明了创新的概念,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创新的基本问题,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创新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创造新事物。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事物的新与旧不是指事物出现时间的先与后,也不是指事物外在形态是否完整,更不是指事物的颜色光泽是否艳丽,而是指其基本属性的优与劣。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基本属性是事物在其最基本的联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我们从事物与人的联系中抽象出事物功能性的基本属性;从事物与自然界的联系中抽象出事物物理性的基本属性;从事物与社会的联系中抽象出事物有害性的基本属性。 事物的功能性是指事物有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事物的物理性是指事物具有由物质要素和物质要素之间的关系组成的属性。事物的有害性是指事物具有某种对人和社会有害作用的属性。因为人的需要递增,事物的功能性也就具有不断升级增加的变化趋势;因为所有物质要素来自于自然界,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人们总采用各种办法来降低单位事物的物质要素消耗,使事物的物理性具有变小变少的变化趋势;因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使事物的有害性也具有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 事物功能性趋向无穷大和事物物理性趋向无穷小的发展趋势构成事物的内在矛盾。人们总是不断地采用科技和管理的手段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管理升级的同时,也推动着事物基本属性的不断优化,即使事物的功能性越来越大,而物理性和有害性越来越小。事物每一次功能性的增大和物理性、有害性的减小,都使事物具有了新的特质而呈现出新的特性,即表现为新的事物。这种新事物的出现就是通过人的创新活动来实现,因而我们把创新定义为依靠科技和管理手段促进事物基本属性的持续优化的活动和行为,其本质是事物功能性向无穷大方向和物理性与有害性向无穷小方向的持续运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这一原理揭示的创新本质以及据此阐明的创新概念,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创新的基本问题,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第二,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基本原理分析创新的全过程,揭示了创新规划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本质,总结了分析问题的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创新的核心问题,为人们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分析模式和分析工具,特别是系统方法库,使创新的效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与提升。 创新规划是创新工程的第一步,是针对创新对象即一个具体事物,确定该事物在一个创新周期后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和选择实现目标的具体路径。事物的创新目标是事物的基本属性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在具体对象的创新活动中,对象的基本属性表现为若干具体的普通属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质量观的基本原理,人们确定了分析和确定创新对象普通属性的参照表,用该表即可系统表现事物具体的质和量的特征。事物基本属性的优化表现为普通属性的正向调整,即好的、正面的普通属性趋向于更多、更好,而差的、负面的普通属性越来越小或越来越少。人们根据社会需求的升级变化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手段以及资源供求动态,来确定各相关普通属性调整的可能及调整力度的大小,由此也就决定了对象创新的目标状态。在目标状态确定后要选择和确定达到目标状态的路径和手段。目标、路径和手段的确定,构成了创新规划的基本内容,也使目标、路径成为创新的导航仪。 创新分析是准确确定在创新中必然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观在最高层面上为科学分析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导。创新是对既定事物按照功能性增加物理性和有害降低的目标所做的改进和提高。事物在原定状态下能保证功能的正常发挥,说明事物的整体属性是相互适应、相互平衡的。创新,无论是使事物的功能性增加或者使物理性和有害性减小,都会引起事物原有某些属性的变化,从而打破原有属性之间的平衡状态,出现属性的对立和冲突,由此导致问题的发生。问题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距离差。要实现创新目标,就必须消除这个距离差,也就是要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要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创新分析就是寻找问题原因的过程。 根据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基本原理,事物发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自身出现了矛盾,另一个是事物与外部环境产生了矛盾。创新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分析矛盾的基本方法。事物自身的矛盾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角度是从事物整体来看。从整体来看事物,事物是一个多样属性的统一体。只有当事物的多样属性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事物才能正常运行,产生功能,发挥作用。只要有一组属性发生矛盾,事物都不能正常运行。从这一角度来看,事物的问题是由事物整体属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引起的,即事物整体属性之间的高低不平导致了问题的发生。因而只要找出发生冲突的一对矛盾就可以确定事物发生问题的原因。 另一个角度是从事物内部整体与局部的功能关系中,来寻找发生问题的原因。任何一项事物内部关系的本质都是上下层之间的功能供求关系。即上层需要功能,下层提供功能。只有当事物内部上下层之间的功能供求关系平衡时,事物才能正常运行,发挥作用。只要出现任一上下层之间的供求关系大小不等、供求失衡时,就可能发生问题。因此,只要找出发生功能供求失衡的层次和状态,就可以确定问题的位置和问题的类型,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 从事物自身与外部的环境关系来看,任何事物在生成之初,都已设定了正常的外部环境条件。当事物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了事物当初的设定标准时,事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问题发生。通过以上分析,人们就能较快而准确地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为高效解决问题及实现创新目标奠定基础。上述问题分析途径和问题分析方法构成创新分析仪,为解决创新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寻找问题原因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技术之一。 创新抉择是选择最有效和最简捷的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在最高层面上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指导。创新理论与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为指导,给出了在创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从创新实践的角度看,所有问题的本质都可以归结为功能不足、功能多余和功能有害,或者说是要的没有和有的不要,因而解放问题的基本路径为建立联系、切断联系、改变联系,上述路径简称加、减、乘、除。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为自身求变 (变规模、变性质、变形状、变状态、变相态、变结构、变速度、变程序等);邻里求借 (借物质、借能源、借信息);环境求用 (用物质、用能源、用信息);行外求例,即向其他领域、行业、产品寻找资源。上述方向简称变、借、用、例。 总而言之,从事创新实践活动,在微观层面上完成一个在当时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创新过程并取得理想成果,需要拥有创新的理念、发展的意识、问题 (矛盾)的眼光和联系的技巧,最根本的是需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引领和指导。 中国的创新实践为时代提供丰富经验 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第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全民族对创新发展的科学认识水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创新作为一个民族的整体理性自觉行为。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有关领导更进一步指出: “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理念的树立和践行,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对创新发展的科学认识水平,推动中国社会把创新作为民族的整体理性自觉,使人类历史上自发自为的创新行为在中国成为一种普遍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使得中国社会的创新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支持,使之能长期坚持,持续推进。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党的创新发展战略,表现在政府层面,就是组织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把这一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把推动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举措,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要把创新发展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三,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目标,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把创新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化,使其真正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建设和完善系统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设创新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该体系,培育了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打造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国家队,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整个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了战略支撑。 二是推动实施社会微观主体创新发展模式培育工程,转变发展方式,建立起以科技支撑、创新引领为主的微观主体创新发展体系,形成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培育、创新平台搭建、创新制度设置、创新平台运行、创新效能评估等一整套创新发展体系。只有这样一套创新发展模式建设起来,创新发展才能顺利运行。 三是推动各地积极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本质是要给微观主体的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包括创新的空间、设备仪器、资金、人力,以及各项政策、法律、市场服务、教育培训等。 四是建设富有成效的行业创新体系,包括企业的产品创新体系,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专院校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这样的体系建好了,一批在国际产业体系中有重大影响力的企业,一批在国际科技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一批在国际学科建设中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校才能脱颖而出,一个具有引领和推动国际科技事业和产业变革的创新型国家必将屹立在世界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