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搜索
河南举办铝产业链产销对接会 ■ 中国工业报 陈述明 通讯员 李海龙 近日,以 “强基补链产销衔接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河南省铝产业链产销对接会在郑州举办。 河南省企业服务活动办公室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涛表示,铝产业既是传统产业也是新兴产业。作为河南省仅次于钢铁的第二大基础产业,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实施和 “轻量化”发展趋势,铝产业替代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河南作为铝工业大省,产能产量都曾经领跑全国,特别是创造了煤电铝一体化的产业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铝产业现在正处在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条的关键时期,正朝着 “减量、延链、提质”方向转型发展,要尽快完成铝产业的重组、整合和转型升级:一是要加强战略合作,通过市场化运作以及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强与省外电解铝基地的合作;二是要打造再生铝生产基地,要在国内率先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把电解铝薄弱环节弥补起来;三是要围绕国民经济对铝产业的需求,超前谋划铝加工终端产品供给,突出绿色化、高端化、精品化,以技术创新推动产品产业转型升级,避免低水平同质化恶性竞争,实现河南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河南万达铝业和海洋石油股份等企业21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75亿元。 2021年朝阳科技周活动启动 ■ 中国工业报 邹 洁“我们将进一步深度挖掘科技信息化融合、改革、创新、发展的潜能,加速推进科技创新、5G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应用场景创新为特色,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努力开创朝阳区科技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5月23日,在2021年朝阳科技周活动启动现场,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武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此次科技周活动开展情况,和今年朝阳区围绕科技创新方面的重点工作。 作为本届科技周开启活动的 “科技表演秀”特意选在望京SOHO举行,通过多个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节目融合前沿科技成果,营造科技周主场活动氛围,吸引百姓共同参与科普互动体验。 据介绍,2021年朝阳科技周活动由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主题是 “科技朝阳,创见未来”,目的是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集中展示朝阳区科技创新成果及科普惠民成效,营造全区科技创新浓郁氛围。科技周期间朝阳区将组织智慧社区交流走访、校园科普培训、科普场馆主题打卡等多维度的活动,为百姓提供优质科普服务,促进科学知识普及传播,提高百姓科学素质。 而围绕科技创新工作,朝阳区科信局今年的重点工作将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谋划创新应用,推动科技机制改革。其中,研究朝阳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建立健全成果转化落地协调机制,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建立与企业、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区校联盟作用,结合朝阳区科技服务业、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与联盟高校院所深入对接,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在朝阳区落地转化。推动5G、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研发,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推进北京鲲鹏联合创新中心、朝阳国际研发创新集聚区、国际创投集聚区建设,推动相关政策落地;搭建高能级创新创业平台,充分激发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建设一批聚焦垂直产业的专业孵化载体;推进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子基金及直投项目设立工作,持续优化科技创投环境。 优化结构布局,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 “新基建”“新场景”建设,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超高速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的项目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掘一批模式新颖、跨界融合的爆发式高成长企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深入挖掘整理朝阳区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定期征集和发布场景建设需求,推动示范应用。加大科技、信息产业政策宣传推广力度,打通企业绿色通道,聚焦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信息服务等领域,力争引进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企业项目落地朝阳;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服务,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流程,为企业服务提质增效。 完善精细管理,推进 “智慧朝阳”建设。持续推进区域5G基站建设工作,提升5G网络连续覆盖能力;加大推进5G应用技术落地,力争在城市管理、政务办公、科技冬奥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作用。 安徽桐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徐斌 龙辉 今年以来,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委市政府和市经信局加强对民营经济的领导和指导,全市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发展后劲增强。目前,全市集中开工项目13个,总投资超过16.4亿元。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5.7亿元,增长16.9%。 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加快。如攀登集团重工机械公司生产矿用型、通用型输送机,去年产值达6亿多元,今年以来继续保持增长。安徽金光集团大力发展内燃机配件,今年以来也呈现产销两旺。 新项目持续开工。日前,总投资达10亿元的江苏国茂减速机集团与桐城市永生机械股份共同投资建设年产1万台(套)智能大型带式输送机项目成功签约。项目用地200亩,建成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5亿元,年新增税收超2400万元。近年来,桐城市坚持产业引领,加快工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撑起了一片 “艳阳天”。 中小企业成长加快。指导企业进培育库、申报国家和省市各级专精特新品牌,全市拥有1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1家专精特新 “冠军”企业、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73家安庆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企业在专精特新板挂牌,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45家。 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呈现专业化程度提高、配套性延伸、支撑带动力增强的特点。目前已形成绿色包装、机电装备两个首位产业,节能环保、医工医药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群不断壮大。投资10亿元、占地200余亩建设高端安全健康防护用品智能制造产业园正式开工。 “双招双引”成果显现。每季度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全市已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院士工作站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省级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达到6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