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 “十三五”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并为全球反贫困理论和实践贡献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人民紧紧围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逐步实现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对工业化也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工业化,是一种高质量的、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工业化,其特点是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融合发展、资源环境友好、技术进步和创新贡献不断提高,是一种包容性的工业化。
自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大量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工业化的成功显著改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的角色和地位,重塑了世界 “经济版图”,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 “引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工业化提出全新要求
邓小平同志在提出小康目标时,指的就是人均收入水平。1991年国家统计局会同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课题组,提出了反映小康社会内涵的16个基本指标,这些指标中并没有工业化的指标。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时,包括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基本完成四大内容。虽然这些内容没有直接包括工业化、城市化的内容,但很显然,没有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依托,这些目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宣布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同时还指出,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把实现人均GDP提高与工业化、城市化等挂起钩来。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何为 “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也进行了明确阐述:新型工业化就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不是一条完全扔掉传统产业的工业化。巨大的劳动人口规模和不断提高的劳动素质,对中国传统产业发展及改造升级提出了要求,也是支撑中国传统产业发展及改造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再次提出,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报告同时强调,要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把创新的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2020年这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与基本矛盾已经发生的变化,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矛盾已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矛盾的阐释,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首次出现在了党的文件中。
显然,工业化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工业化亦提出了新要求,总体而言,是要走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一条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工业化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是一个结构优化的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必须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推动的工业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是一个创新驱动型的工业化。要大力提升社会的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是一个新旧经济融合发展的工业化。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正值全球处于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时期。中国的工业化不可能完全抛弃传统产业,而是要走一条传统产业改造不断升级、新产业不断扩张,新旧产业不断融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工业化是一个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化确实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业化必须是体现绿色发展理念,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的工业化,这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也是保证工业化可持续性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中国工业化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逐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一是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伴随工业化的推进和工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业结构特征。70多年的工业结构变迁史表明,坚持经济体制改革、遵循要素结构和需求结构变动规律、保持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自主性、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制定符合工业化阶段的发展政策是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经验。当前,尽管我国工业结构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但向创新驱动、多元动力、深化开放和区域协调方向演进的基本趋势已经确立,工业结构将沿着工业强国的方向继续演进。
二是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创新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中国创新开始从追赶型阶段向追赶型、并跑型、领跑型等多种形式并存阶段迈进,原始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三是传统经济与新经济融合发展。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球正面临着深刻的技术变革。新经济这个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是指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一种经济形态,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新经济,则是一种以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支撑的经济形态,追求的是聚合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四大趋势的突破式技术创新。中国的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的制造业,其国际竞争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将新的经济要素注入到传统产业中,推动传统产业与新经济融合发展,有助于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和新旧动能的平稳转换。
四是资源环境友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工业化,不是以牺牲巨大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也不是不可持续的工业化,而是资源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是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工业化。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到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资源环境保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环境保护投资增长很快,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小康的基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成功,也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成功。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企业的自主权较少、主动性较低,缺乏自主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参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基础。在新的认识推动下,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国有企业改革,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方针,个体企业、私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都得到了不断发展。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参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自主性、能动性不断扩大,创造性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工业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不断地扩大开放,使中国能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促进工业的发展,提升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锤炼企业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小国经济发展的特色,最主要的特色是区域之间差异很大。因为地区与地区之间有差异,其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发展阶段都有所不同,这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增加了回旋余地:一是国内产业体系可更加多样化。地区间存在各类差异,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走一条建立一个完全封闭的产业体系之路,但客观上有利于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二是地区间发展阶段的差异使得中国可以在内部实现产业的梯度化转移和承接。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可将其不具优势的产业转移到相对落后地区,在国内实现雁阵式产业升级,这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各类产业的生命周期,减缓了各类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速度。三是地区间的各类差异提高了中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
中国工业化成功的经验表明,中国的政府是一个推动包容性发展的政府,正是因为中国建立起了包容性学习与创新机制,中国的新型工业化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十四五”之后,中国将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时期,将为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展望 “十四五”,中国的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挑战,传统经济与新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挑战,国际竞争格局面临深刻变革的挑战等,但可以预期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必定是一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更加协同发展,新旧经济更加融合发展,更具绿色化,更具包容性,创新驱动作用更强的工业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国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工业是基础、是筋骨、是支柱,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始终要清醒认识到工业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必须打牢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补齐短板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和质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高品质生活为目标,以高效能治理为手段,以全方位创新为动力,加快实现由全面小康社会向相对富裕社会的转变。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所撰写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新型工业化》一文整理而成)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鱼米之乡湖熟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菊花、稻米延伸出产业链。科技改变人们生活,图为大型仿人服务机器人。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发展生态风电产业,让清洁能源走进千家万户。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提高产量,西北油田采油二厂进行技改。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