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动态 5G在大企业渗透率要达到35%
近日,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门共同印发 《5G应用 “扬帆”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5G应用发展的7个主要指标,其中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到2023年要达到35%。 《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5G频率资源保障,开展5G工业专用频率需求以及其他无线电系统兼容性研究,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的5G工业专用频率使用许可模式和管理规则。 《行动计划》在赋能5G应用重点领域任务中提到要加强行业融合应用深化行动。其中在5G+工业互联网方面,要推进5G模组与AR/VR、远程操控设备、机器视觉、AGV等工业终端的深度融合,加快利用5G改造工业内网,打造5G全连接工厂标杆,形成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的网络部署模式,推动 “5G+工业互联网”服务于生产核心环节。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产品服务等环节,聚焦 “5G+工业互联网”发展重点行业,打造典型应用场景,持续开展 “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支持5G在质量检测、远程运维、多机协同作业、人机交互等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化应用,不断强化示范引领,推动成熟模式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复制推广。打造产业生态,推广区域应用,鼓励各地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不断拓展5G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此外, 《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新型数据中心新三年计划发布 数据中心是能耗大户,新发布的三年行动计划,要求稳步提升能效水平,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7月14日,工信部印发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1~2023年)》 (以下简称 “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总体布局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以下简称 “国家枢纽节点”)、省内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梯次布局。技术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算力算效水平显著提升,网络质量明显优化,数网、数云、云边协同发展。能效水平稳步提升,电能利用效率 (PUE)逐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逐步提高。 计划提出,持续提升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燃气分布式供能等配套系统,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就地消纳新能源,推动新型数据中心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周宝冰) 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2021年)发布 7月1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以下简称 “中国信通院”)协办的 “链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于2021年中国互联网大会期间在北京举办。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刘阳发布了 《区块链基础设施研究报告 (2021年)》 (以下简称 《报告》)。 区块链通过运用基于共识的数学算法,在机器之间建立 “信任”网络,通过技术背书来进行全新的信用创造,成为可支撑数字经济传递信任和管理价值的关键。区块链不仅仅适用于加密数字货币等场景,更大的应用空间必将是工业互联网、5G等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新兴领域,甚至可能对整个网络空间的核心架构带来变革。如何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是区块链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报告》重点对 “区块链究竟是不是新型基础设施” “区块链基础设施由哪些要素组成” “区块链基础设施如何发展” “区块链基础设施面临何种挑战”“区块链基础设施将怎样演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希望有助于产业界和学术界凝聚共识,更好地发挥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的作用和功能,为技术和产业变革提供创新动力。 (本栏目稿件除署名外均由左宗鑫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