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十四五”着力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
■ 孙刚 安再祥 一直以来,安徽界首市始终把工业放在第一位,牢牢牵住主攻工业发展这个 “牛鼻子”,坚定 “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不偏移,特别是近年来,抢抓 “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的机遇,坚持产业向高端化转型、园区向专业化转型、服务向高效化转型,有效地推进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界首市克服不利条件,已然蝶变为 “大产业”集聚、 “大平台”引领、 “大服务”护航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新样板”。 “十三五”期间,界首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占阜阳22%以上,始终保持阜阳首位,全省前列。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全省前4位,连续四年进入安徽省制造业综合10强县 (市)、发展增速10快县 (市)行列,连续三年获省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表彰,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国家涉重金属类危废产品集中处置利用基地” “全国循环经济先进单位” “全国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国家绿色园区”、消费品工业 “三品”战略示范城市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 近日,界首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 《界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界首市将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立足现有工业发展基础,优化和提升现有产业链条,通过建链、补链、强链,推动结构调整、动能转换、质量提升。规划提出用五年时间实现工业产值、增加值 “两个翻番”,迈进以 “千亿产业” “千亿园区”为主要内涵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 “千亿时代”,建成长三角产业转移优选地、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市委市政府响亮提出 “干五年,定百年”,作出了坚定不移主攻工业,奠定长远发展基石的决策,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高新区建设为主阵地、产业培育为突破口,做大总量,做优质量,举全市之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集聚各种发展要素,加快工业化发展步伐。 坚持规划引领 优化发展布局 坚持 “区域一体、各具特色”原则,全力构建 “1个科创城、5个科技园、9个双创园”的“159”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以科创城赋能科技园、科技园辐射双创园、以双创园补充科技园的良性发展格局,按照 “北部提升、中部拓展、南部培育、全域联动”的发展策略,构筑科技园与双创园之间的梯次布局,打造全域产业协同发展,塑造以园区发展带动镇区提升,以镇区提升促进园区发展的联动机制,促进资源有效整合、要素优化配置、产业集聚延伸。 坚持集群发展 加速产业集聚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 “十四五”期间,界首市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产业链现代化、产业及基础高级化,大力发展集群经济,以 “园中园”的形式,谋划布局了12个 “百亿产业园”,着力构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的新格局,持续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核心竞争力。 深入开展 “13581”龙头培育工程,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提升和带动作用,加快主导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扩大集聚效应,增强区域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实现 “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提升企业集聚水平。 坚持创新发展 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依托高新区发展平台,致力创新创业,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有机融合,支持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构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 加大科研投入,落实科技创新奖补不封顶的决策,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 “消零”,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全覆盖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企业创新资金问题。依托 “长三角一体化、高铁全覆盖”机遇,建设上海、北京、深圳、合肥等离岸科创中心,搭建 “走出去、请进来”的创新资源集聚平台,加快颍南科创城重大平台建设,创新平台运作机制,提高平台的成果产出和转化效率。 坚持 “双招双引” 打造新增长极 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机融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短板弱项,谋划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500强企业、知名民企建立联系,有针对性举办高质量招商活动,提升项目推介水平,引进一批 “三链”项目。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组织专门力量搜集信息、加强对接、跟踪服务,争取招引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提升招才引智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借助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离岸科创中心等载体,建设引才引智基地、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机构,探索 “人才飞地”跨区域合作模式,支持企业设立 “离岸智库”研发机构,柔性引入高层次人才团队,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融合发展 加快培育新动能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抢抓信息技术迭代升级契机,坚持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 “5G+工业互联网”,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融合应用,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商贸物流企业、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合作,大力引进建设一批专业服务型制造示范机构,打造综合性服务型制造示范基地;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将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融入产业链发展理念,把握军民融合发展重点,找准定位,推进产业链与军工经济的双向联动,促进创新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产业转型 绿色是界首工业发展的底色。紧紧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对产业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低碳发展新趋势,坚持集约节约,助推循环再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和提质升级。优先实施园区环保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增强园区环保承载力,在新发展阶段赢得主动和新的竞争优势;全面对标国家绿色体系建设,争创一批国家、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加大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持续整治 “散乱污”企业,努力形成与界首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 “绿色健康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