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聚焦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
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进一步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会议指出,近年来,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不断推进,用市场化机制有效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去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亿元,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质量上。 下一步,要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持续降低医药价格,让患者受益。 一是以慢性病、常见病为重点,继续推进国家层面药品集采,各地对国家集采外药品开展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去年底前,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在每个省合计达到350个以上。 二是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 三是保证中选药品和耗材长期稳定供应,加强监管,确保中选产品降价不降质。医疗机构要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 四是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收入,更好调动积极性。 据了解,截至目前,药品国家集采已经开展了6批7轮。根据 “中国医保药品管理改革进展与成效蓝皮书 (以下简称 ‘蓝皮书’)”显示,2018年至今,前五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覆盖218个品种,集采前年市场容量达2200亿元,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的常用药价格平均降幅超过50%。 蓝皮书还提到,医保改革不断纵深推进,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推动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等都产生了积极、深远、持久的影响。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结构更趋科学合理,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临床疾病防治的需求,避免了宝贵医疗资源的浪费;临床对于进口药品的依赖性有所缓解,创新药和优质仿制药鼓励作用明显,进一步助推医药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聚集度,政策实施对产业引领效果显著。 (左宗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