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印象 见成色!“河北造”蓄势蝶变
■ 中国工业报 孟凡君 探访燕赵大地,描绘青山 “图画”;记录京畿之地,书写绿水 “文章”。河北追求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高端装备产业,加强重大装备首台套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基础配套装备技术水平,打造 “河北制造”升级版,生动记录着一个 “金山银山”的时代故事。 《河北省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显示,目前,河北已经创建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95家,全国排名第七位,钢铁行业绿色工厂数量全国第一。 发展生态文明是站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端口所进行的重要价值取向,河北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治污源的重任。河北工业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真正实现 “制造强省” “网络强省”战略,首先要改变河北给外界 “高耗能产业”的印象,一个一个骨头地啃,一步一个脚印地干,重新建设一个 “美丽河北”。 转型升级 “很重要、很紧迫、很关键” 河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 “摇篮”: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煤井、第一条标准轨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袋水泥等均诞生于此。新中国成立后,河北工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 “量”的积聚到 “质”的飞跃发展过程,初步构建了以煤炭、钢铁、纺织、原料药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但是,河北资源型重化工业特征十分明显,在资源能源趋紧、节能减排任务加大 “双重”压力下,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2011年,中国共产党河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提出 “总量要大、素质要高、结构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的 “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统一了河北上下的认识,使各方力量向工业聚集、各种资源向工业配置、各项政策向工业倾斜,关心工业、重视工业、理解工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河北除了有大港口、大石化、大钢铁之外,海洋业、造船业、能源业、装备业等也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进入到高质量时代,河北大力实施“工业强省” “制造强省”战略,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慷慨奏响 “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乐章。坚决去产能:“老”产业瘦身健体。主动调结构:“新”动能生长集聚。加快转动能: “特”经济风生水起。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早在2012年,河北就 “壮士断腕” “无中生有” “有中生新”,提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很重要、很紧迫、很关键”。 “很重要”,即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不会改变,河北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成为调结构、转方式必由之路; “很紧迫”,即河北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下大力气解决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问题尤为紧迫;“很关键”,即工业加快发展可以 “上带一产、下促三产”,河北必须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任何一个地区的崛起都离不开工业的支撑,没有工业的积累,地区实力终究是 “昙花一现”。2013年,河北开展了 “五小”整治行动,加大对小冶炼、小化工、小建材、小造纸、小制革、小印染、小酿造等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突出小企业行政关闭力度。到2020年,河北钢材、汽车轮毂、皮卡、乳制品、维生素C等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河北工业 “蝶变”, “河北强”旗帜冉冉升起,并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 “蓄势前进”。 制造业 “做活、做绿、做新” “美丽河北”美在生态环境、美在城乡面貌、美在社会和谐、美在幸福生活。河北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冬奥会筹办等战略性机遇期,着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创新链,着力加快构建河北特色现代工业体系。 曾以钢铁产业为第一支柱产业的河北,早有 “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之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河北钢铁工业 “急速膨胀”,产能最高时超过3亿吨,不仅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而且超过了排名世界第二、第三钢铁大国日本和美国,由此产生了 “钢铁兴,则河北盛;钢铁跨,则河北衰”的论断。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河北打破 “只低头生产,不抬头看路”思想,试图减少经济对钢铁 “看家”产业、“金主”产业依赖,开出 “一关、二压、三转、四并”良方: 一关,按照国家标准强制关停一批;二压,实行差别水价、电价,严格土地、环保执法,提高落后钢铁产能的运行成本,发挥市场的倒逼机制,退出一批;三转,有条件的企业转产其他领域或去海外发展;四并,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削减劣质资源,整合优势资源。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2016年上半年,河北装备制造业首次超过钢铁工业,此后河北装备制造业屡屡挤掉钢铁工业占据河北 “工业老大”的位置,意味着河北工业已经 “换帅”, “一钢独大”的局面已经结束。 自从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比重超过钢铁业,坐上河北经济 “头把交椅”,河北装备制造业不断形成规模效应,形成了保定输变电设备及新能源设备制造集群、汽车产业集群;唐山冶金矿山设备制造集群、高速列车设备产业集群、焊接机器人产业集群;石家庄航空装备及高速列车设备产业集群、沧州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等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河北为取代钢铁全力打造的新支柱产业面临类似钢铁工业过剩问题,河北装备制造业存在着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现状和钢铁工业无异。 但也要看到,河北制造业存在主要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二是企业竞争力不强。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四是企业质量效益不高。五是科技创新能力弱。六是两化融合水平不高。为了推动工业迈向中高端,河北大力实施 “制造强省”战略,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不断迈上新台阶,开始 “做活、做绿、做新”。目前,河北正实施制造业现代化水平提升重大工程 “四个对接”:开展产教对接,解决 “人才”问题;开展产需对接,解决 “市场”问题;开展产融对接,解决 “资金”问题;开展产研对接,解决 “技术”问题。 “产业链”和 “创新链”携手并进 河北是制造业大省,要巩固和增强制造业比较优势,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一是推进数字化转型,二是推进网络化转型,三是推动智能化转型。 为此,河北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找准河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定位、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2019年,河北省 “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 《推进千项技改项目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和“万企转型”,在全省深入开展更宽领域、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着力推进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全省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链条化方向发展。 全国各地都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河北在此过程中既要避免雷同,要制定适合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意见。又不能过于宽泛,各个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互动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此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 《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必须落实到具体产业、企业、产品以及基地和园区,明确工业转型升级载体、抓手和落脚点,深入实施 “十百千工程”: “十”就是壮大十大工业基地、“百”就是扶持百家优势企业、 “千”就是培育千项名牌产品。依循这一思路,河北工业强省战略扎实推进。 2021年12月21日,在河北省委网信办公布的 “2021年河北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中,河北工业和信息化厅推荐的 “‘冀优千品’网上行活动提升河北制造市场影响力”入选 “优秀创意类案例”。 “冀优千品”河北制造网上行活动目的是在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集群培育打造1000个河北制造业知名品牌和1000个名优产品。 良好的创新生态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活力、激发创新动力,对制造业而言新一轮技改 “正当其时”。河北制造业依靠技术改造提升 “存量变革”,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 “佼佼者”。比如,澳森钢铁持续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打造绿色制造钢铁企业,荣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产品实物质量 “金杯奖”;苏垦银河以转型发展为抓手提升综合竞争力,发展成为中国发动机连杆行业 “领军企业”;中车唐山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变编组动车组是中国中车工业平台化系列动车组第一款产品,被誉为动车组中的 “变形金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