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发布
2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 《规划》对 “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规划》提出,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安全应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实施智能化矿山、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改造,开展智能化作业和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示范。 《规划》提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 《规划》重点从七方面进行部署: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优化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二是夯实应急法治基础,培育良法善治的全新生态;三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织密灾害事故的防控网络;四是加强应急力量建设,提高急难险重任务的处置能力;五是强化灾害应对准备,凝聚同舟共济的保障合力;六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进创新驱动的发展动能;七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其中, 《规划》提出,壮大安全应急产业,引导企业加大应急能力建设投入,支持安全应急领域有实力的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安全应急产业大型企业集团,鼓励特色明显、创新能力强的中小微企业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速发展。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出台优惠贷款等金融类产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实施智能化矿山、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改造,开展智能化作业和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示范。 (曾阳风) 国家矿山安监局:做好节后安全复工复产工作 日前,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 《通知》,指出北京冬奥会正在举行,全国两会、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召开,加之能源保供压力大,部分地区寒潮、雨雪冰冻灾害严重,矿山安全生产较往年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大,保安全护稳定要求更高,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通知》要求,相关监察部门和矿山企业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矿山安全复工复产,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通知》提出要精准研判矿山安全风险。紧盯矿山停工停产、复工复产、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等重点节点,深入研判小型矿山急于复工复产、停工停产矿山人员返岗不及时、假期正常生产矿山人员轮休等带来的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紧盯应急保供、灾害严重煤矿,严防保供煤矿违规增加头面、增加人员搞 “人海战术”,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紧盯采掘接续紧张煤矿,严防因灾害治理不达标、不到位引发重特大事故。紧盯非煤地下矿山通风、动火作业、尾矿库筑坝和排洪等关键环节,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加强与公安、气象、电力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用好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严格规范开展预警提示、核查处置。 (邹 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持续深入 北京市科委、天津市科技局、河北省科技厅日前共同举办 “关于共同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 (第三期)”视频签约会,第三期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协议顺利签约。在新一轮合作期内,三地将继续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基础研究合作向更高水平拓展。 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三地将继续深化协同,围绕重点领域和任务,采用统一组织、统一申请、统一评审、统一立项、统一管理的模式,深入推进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工作;继续组织京津冀青年科学家论坛,搭建沟通合作平台,促进三地优秀青年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推动基础数据、专家、政策信息等科技资源共享,鼓励三地团队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建立基础研究合作长效机制。 据了解,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已先后签署两期基础研究合作协议,在基础研究领域形成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 “朋友圈”。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启动以来,三地累计投入约5000万元,围绕 “南水北调环境影响”“京津冀一体化交通” “智能制造” “精准医疗”等领域资助项目100余项,部分项目成果已实现应用。 (李子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