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纵横
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284亿美元 近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 “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全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全国光伏产业链供应链总体保持安全稳定,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50.5万吨、227GW、198GW、182GW,分别同比增长27.5%、40.6%、46.9%、46.1%。 二是技术加快迭代升级。主流企业多晶硅指标持续提升,满足N型电池需求,硅片大尺寸、薄片化技术加快进步;电池效率再创新高,量产P型PERC电池效率达23.1%,N型TOP-Con电池实验效率突破25.4%,HJT电池量产速度加快。 三是智能光伏发展迅速。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光伏产业加速融合,光伏产业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水平逐步提升。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初见成效,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系统化解决方案推陈出新。 四是市场应用持续扩大。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284亿美元。国内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智能光伏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持续实施,标准、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 (郭 宇) 我国重点海洋装备建造稳步推进 今年,我国许多 “大国重器”将迎来新的重大节点。 新春伊始,在全国各船舶生产基地,一批重点海洋装备建造正在稳步推进。 在位于上海的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深远海大型专业海道测量船正在开足马力加速生产。该船总长123.6米,设计排水量约7500吨,搭载多种新型设备,是一艘专业性突出、多任务目标、模块化设计的现代化大型测量船舶。 中国船舶集团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测量船总建造师李向纲表示,该测量船计划4月末下水,年内实现交船任务。这条船服役后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国家深远海的航道测量,同时兼顾遇难沉船、失联飞行器等应急的搜寻扫测任务。 在上海外高桥造船的海空码头,另一项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装备自升式钻井平台,目前已经完成升降试验,转入各系统的完善保养阶段,为整船交付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中国船舶集团外高桥船舶有限公司造船民船海工项目部部长李芝忠表示,该平台空船重量超过18000吨,桩腿长度有167米,最大钻井深度10000米,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作业,是当前主流自升式钻井平台中的高端产品。 除了生产建造的提速,针对特殊任务的船舶调试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为了配合今年我国首次开展的深远海渔业资源的科考、捕捞和加工工作,我国目前最大最先进的渔业捕捞加工一体船 “深蓝号”,将在今年3月奔赴南极海域进行作业。 中国船舶集团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渔业捕捞加工一体船总建造师李效瑞表示,和普通渔船相比,深蓝号的捕捞对象、捕捞方式和加工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条船主要用于捕捞生活在南极海域的磷虾,还兼备一定的科考功能,为南大洋环境监测和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向 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