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90%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5月7日说,通过持续攻坚,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决定性进展,主体任务完成进度超过90%,整体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他是在7日举行的 “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国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2020-2022年)正式启动。国资国企系统以实施三年行动为契机,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 “冲锋号”,通过加快深化改革,让企业机制活起来,让布局结构优起来,让发展动力强起来。 据了解,目前地方一级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全面完成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制定工作,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基本实现董事会应建尽建;加快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各级子企业经理层签约率达到95%;全国省一级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比例达到98%。 根据相关安排,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各项任务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前基本完成,今年年底前实现全面高质量收官。近年来,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地方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来自此次会议的信息显示,2021年,地方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83.7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35.4万亿元、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27.4%。 (王 希) 海关总署: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7.9%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 (下同)增长7.9%。其中,出口6.97万亿元,增长10.3%;进口5.61万亿元,增长5%;贸易顺差1.36万亿元,增加39.2%。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01万亿元,增长11.2%,占我外贸总值的63.6%,比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41万亿元,增长15%;进口3.6万亿元,增长6.8%。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64万亿元,增长2.5%,占21%,下滑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5万亿元,增长2%;进口9918.1亿元,增长3.4%。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51万亿元,增长7.6%。其中,出口5589亿元,增长13.5%;进口9528.3亿元,增长4.3%。 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增长。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1.84万亿元,增长7.2%,占我外贸总值的14.6%。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3万亿元,增长6.8%,占13.8%。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总值为1.56万亿元,增长8.7%,占12.4%。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中韩贸易总值为7649.2亿元,增长8.4%,占6.1%。同期,我国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3.97万亿元,增长15.4%。其中,出口2.2万亿元,增长12.9%;进口1.77万亿元,增长18.6%。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比重提升,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增长,铁矿砂进口量价齐跌,原油、煤炭、天然气和大豆等进口量减价扬。 (曾阳风)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破3万亿千瓦时 近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江干流的6座梯级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多年累计发电量突破3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9.1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亿吨,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长江干流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坝水电站构成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6座梯级水电站现已投产的发电机组为101台,装机总量为62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16%。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后,长江干流建成投产的水电机组将达到110台,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相当于 “三个三峡”装机容量。 2021年,6座梯级水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达2628.83亿千瓦时,标志着以三峡电站为代表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电量创历史纪录,大国重器综合效益进一步发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三峡力量。同时,面对长江上游新建投运水库多、汛末旱涝急转等挑战,长江电力依托自主开发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科学开展六库联合调度,统筹协调梯级电站消落、防洪及蓄水工作。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发电总量大,调峰能力强,可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的用电紧张局面,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重要作用,为 “西电东送”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李子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