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聚焦
商务部等14部门: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 ■ 曾阳风 5月10日,为贯彻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个部门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知指出,完善法规制度。全面梳理市场主体开展内外贸经营时遇到的制度性障碍,提出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的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推动修订妨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清理纠正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不公平做法和隐性壁垒,做好公平竞争审查和贸易政策合规评估。探索建立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和制度体系。提出在国家层面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制度衔接的建议。 通过试点,促进标准认证衔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组织、专业机构等开展国内国际标准比对,积极采用通过开放和透明程序制定的国际先进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各类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支持国际性专业标准组织来华落驻,推进中外标准互认。支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为内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鼓励第三方合格评定服务机构国际化发展。 在试点过程中,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引导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营销、渠道网络等能力,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加快数字化发展,实现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路数字直连,提高企业柔性生产和智能制造能力,更好适配市场需求。推动商产融合,推进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促进内外贸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吸引更多内外贸市场主体洽谈交易,打造特色鲜明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支持商贸、物流企业 “走出去”,鼓励外贸企业培育自有品牌,加强与国内品牌商、商贸企业、制造企业、电商平台等合作,拓展内销渠道。鼓励内外贸企业与国际物流企业战略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和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内外贸一体化流通枢纽。发挥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大数据、供应链、营销渠道等方面优势,为市场主体拓展内外贸业务提供支撑。 我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拉开“快递小哥”凸显快速投递 ■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通讯员 付应丽 李 同 5月10日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发射取得圆满成功。8时54分,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中国工业报获悉,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2022年我国空间站建造大幕正式拉开。 据悉,执行天舟四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以下简称 “火箭院”)抓总研制,是我国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也是专门为建造空间站、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运载火箭,因此也被称作载人航天的 “货运专车”。 据火箭院长七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介绍,本次是长七火箭与天舟系列货运飞船第四次携手奔赴太空,“快递小哥”与它的 “乘客”已十分 “默契”。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也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根据任务安排,全年共实施6次飞行任务,将通过长征二号F、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三型运载火箭发射空间站问天舱、梦天舱、两艘天舟货运飞船、两艘神舟载人飞船。 天舟四号作为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艘飞船,成功跑出了我国空间站建造接力赛的“第一棒”,为空间站送去支持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物资、空间站备份设备、空间科学载荷等货物。入轨后,天舟四号采用快速自主交会对接模式,在空间站组合体后向进行对接,从 “发货”到 “签收成功”仅需要7小时。据了解,天舟四号将在陪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度过空间站的时光后离轨。货运飞船在空间站多驻留一段时间,将增大航天员在舱内活动的有效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