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产业大脑合作&应用企业项目签约现场。
■ 中国工业报 张 楠
7月19日,以 “深化平台应用 加速数字发展”为主题的2022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 (首站·宁波)暨第二届未来智造大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大会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合作中心主办,旨在分析探讨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路径,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市场精准化对接,推动平台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助力工业互联网的更高质量发展。
随着大会的举行,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行2022创新之旅拉开帷幕。
三大体系建设成效凸现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韩夏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有力推动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供给侧,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成效凸现。
一是网络基础底座更为坚实。在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建成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外网。利用5G虚拟专网,混合专网建设工业互联网内网模式加速推广。目前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3100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顶级节点本地运行,二级节点已经建成了208个,覆盖29个省区市。二是平台支撑能力不断加强。涌现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平台超过150家,其中32家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的连接数超过了7900万台套。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人才实训基地、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遴选8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推动长三角、山东、广东、成渝地区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打造多层次的平台服务能力。三是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省、企业三级协同联动的技术监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工业互联网分类分级安全防护规范持续完善。
在需求侧,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一是应用渗透逐步扩大。工业互联网已经覆盖了45个国民经济大类,催生出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和数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涌现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远程操控典型20个应用场景,截至今年3月,我国开展网络化协同制造企业已经接近40%。二是应用成效正在显现。制造企业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不断加快生产方式、业务模式、用工方式的转变。部分先行先试企业实现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8%,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为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探索了实践路径。
六大关键技术助力数据挖掘
如今,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是社会与时代的发展需求,而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数据,如何利用好、维护好、保护好这些数据?如何把数据隐藏的规律和价值找出来?这就需要数据挖掘,通过数据挖掘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决策。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题为《工业互联与数据挖掘: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主旨报告时提出,数据挖掘具备六大关键技术。
一是数据挖掘的分类技术。如制造装备故障大数据分类诊断。针对电主轴振动影响加工中心精度保持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震动位移测量方法,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时测量电主轴的径向加速度及轴向加速度数据,对其进行二次积分实现径向跳动、轴向窜动的实时监测。
二是数据挖掘的建模技术。构建智能制造服务资源、行为、特征的多域云模型,提出基于多域递归的虚拟资源建模策略及相应的虚拟服务资源谱库架构,为智能制造云终端的用户提供高效率、低成本和可重用的虚拟服务资源建模技术。
三是数据挖掘的聚类技术。随着工业物联化管理和网络化监测的发展,以实时传感数据为基础的高速数据流动分析聚类成为当前数据挖掘处理的关键技术,流式计算系统Storm是一个分布式的实时流式计算框架,能够有效地应对大数据的实时分析聚类需求。
四是数据挖掘的匹配技术。工业知识大数据可拓派生匹配,将工业知识大数据与配置集成结合起来,结合大数据匹配技术开发从复杂机械产品方案设计到整机装配的多参数关联与配置的专用设计系统,构建了包含2000余条专用设计知识和设计知识库。
五是数据挖掘的优化技术。根据云终端虚拟制造资源的计费标准和算法、物理位置、生产能力和范围等自动计算承租的成本、利润等费用,从而选择最优的云制造服务节点,达到生产任务的物流成本、时间等最优化。
六是数据挖掘的可视技术。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产生了大量异构模型数据,如何提取异构系统模型数据隐式信息,并通过异构模型隐式信息可视化融合,实现异构模型转化和共享,成为当前数据支撑产品设计研究的关键。
工业软件成数字化转型关键
“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数字化转型压力巨大。”浙江蓝卓创始人、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创始人褚健在这次大会的主旨论坛上表示,纵观全国,我国有380万家制造业企业,40万家规上制造业企业,5万家规上流程企业。目前,70%的企业已经开始着手数字化转型,我国工业数字化率为17%,而发达国家则为50%。如何帮助这些企业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模式实现智能化转型,是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褚健认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八个痛点。第一,数据孤岛众多。第二,业务决策难。第三,数字化程度低。第四,IT成本高。第五,经验传承难。第六,工艺改善难。第七,数据利用率低。第八,数字化能力复制难。
在褚健看来,企业生产管控演变的路径,类似于汽车驾驶。因为汽车驾驶就是从手动挡、自动挡,到现在 “有条件”或 “高度”的自动驾驶,以后将向全自动无人驾驶发展。而生产管控也是从最早的手动操作,逐步演进到如今的半自主运行,下一步将朝着全自主运行迈进,并为实现卓越运营的目标打好基础。
褚健表示,工业软件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工业4.0就是未来的智能化。从工业3.0到4.0,如何实现这条数字化转型之路,有很多技术手段。
本次首站宁波活动,通过一场平台赋能深度行主论坛、一场数字化转型专题分论坛等 “六个一”活动,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搭建了官产学研用良好互动的建设性交流舞台。此外,大会发布了多项成果。专著 《数道:解码数字化转型之路》重磅发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分别与宁波市签署有关战略合作协议。大会启动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开源联盟计划,举行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应用企业赋能合作、产业大脑合作、生态合作等一系列项目签约。大会还发布了新工业操作系统和有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