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进入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中国工业报 左宗鑫 近年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彰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服务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颁布实施第一部 《中医药法》,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法规体系。” 中医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出台文件的规格之高、数量之多、领域之广也前所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余海洋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摆在突出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医药法》,在法律层面表达国家意志,保障中医药发展。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中医药工作作出全方位、战略性、系统性安排。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印发 《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将中医药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首次发布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和成就。首次由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着力发挥特色优势,促进高质量发展。 二是政策举措更加健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机制的推动下,出台了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药管理和发展、医保支持等一系列的政策文件。 三是地方落实更加有力。各地党委政府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出台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落实举措,26个省份制修订了地方性中医药法规,各地因地制宜,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落实措施。 余海洋表示,总体来看,中医药政策更加全面、有力,既有党和国家全局高度的战略安排,又有法律层面的规范要求,更有可操作、可落地的细化举措,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较为成熟的政策体系,着力促进了新时代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升,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实。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质量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中医药政策体系。”余海洋说。 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疗制度的优势 “中医药的宝贵经验历经几千年,是完整的、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有大量的经验和方药。这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的,是我国中医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能够应对重大疾病、重大传染病的底气。”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表示,“我们对40多个中医治疗优势的病种进行了以 ‘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为原则的系统整理研究,把这40个病种的临床指南进行了优化和评价,并且予以发布。” 张伯礼介绍,其研究团队根据每个病种相关的所有已发表文献资料进行循证评价,剔除质量较差的文献,将影响因子较高的、质量较好的、高级别研究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制定出诊疗路径,进一步指导中医治疗。这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之一。 此外,针对心律失常、心衰等疾病,通过循证证据比较指导若干个中成药的临床合理使用的研究也在日趋完善。 “中医药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要传承精华,推动守正创新。”张伯礼表示,一直以来,中西医并重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的一大优势。如在应对新冠疫情当中,中医药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推动中医药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特别是形成 “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一种医疗模式。 “国家中医药局与卫生健康委组建了聚集性疫情处置的常备工作组,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领导之下,第一时间对各地聚集性疫情防治中医药防疫工作进行指导,统筹各地区的辖区内的中医和驰援的中医力量,在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配置中医药、中医师,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中医药在 ‘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成绩。同时,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本人自愿情况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张伯礼介绍。 张伯礼说,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效果组织专家评估会,并已将报告发表在世界卫生组织官网上。报告明确指出,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张伯礼表示,“我们把中国经验和世界各国人民分享,还派出一些医疗队、提供物质支持,提振世界各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信心,为促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作出我们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