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伟大变革 多省晒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答卷”
■ 中国工业报 马 艳 近日,河北、山西、河南、湖南等多个省份举行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通过一组组翔实的数据,晒出了各省份文旅产业在过去十年的 “成绩单”。 河北:越来越多百姓吃起了“旅游饭” 近日,中共河北省委 “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石家庄举行。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表示,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张家口赛区场馆建设、赛事运行和服务保障优质高效,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作出了河北贡献,全省实现了3000万人上冰雪,冰天雪地变成了金山银山,“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正在成为休闲度假的新风尚。 在后奥运时代,河北如何大力推进后奥运经济发展,加快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培育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和冰雪产业?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正谱表示,一是让场馆利用 “活”起来。河北总结完善办赛经验,积极申办国内外高水平冰雪赛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会展经济、论坛经济等新业态,将张家口赛区打造成全季、全域的冰雪娱乐中心、冰雪赛事举办地以及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 二是让冰雪运动 “热”起来。河北借势冬奥,坚持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三者联动,组织开展 “健康河北·欢乐冰雪”系列雪季活动,持续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进公园、进社区,推进冰雪运动 “走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让产业发展 “强”起来。北京冬奥会为河北发展冰雪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张家口有高新区和宣化区两个冰雪产业园。河北将做好 “冰雪+”文章,推动冰雪产业链向制造产业链、服务产业链延伸,打造国家冰雪装备生产基地和冰雪产业集群。 四是让文化旅游 “火”起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区域内有25个奥运场馆、21个大众滑雪场、6项世界文化遗产、56个高等级旅游景区,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端起了“雪饭碗”,吃起了 “旅游饭”。河北将继续打造冰雪小镇、草原天路等更多的高端体育旅游集聚区和 “网红打卡地”,把 “冰天雪地”变成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的 “金山银山”。 山西:深挖文化富矿 近日,中共山西省委举行 “中国这十年·山西”主题新闻发布会。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表示,十年文化强省,古老三晋焕发时代新光彩。十年来,三晋儿女坚定文化自信,深挖文化富矿,矢志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即使受疫情影响,全省重点景区2021年仍接待游客3991.5万人次。 林武表示,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素有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誉。山西省发掘的西侯度、丁村、陶寺等遗址,都是对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最好实证。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老祖宗留给山西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我们开创未来的自信之源。” “我们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快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林武介绍,一是文物工作。“十四五”期间将为基层免费定向培养600名文物全科人才,今年还为省文物系统一次性核增全额事业编制182名,确保各类文物有人看、有人管。二是文艺工作。上月,以 “云上艺术节”的全新形式,山西举办了第三届山西艺术节,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相辉映,名家名角与普通群众热情互动,共有6100万人次关注和参与,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要让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自信,助力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林武说道。 湖南:大力推进全域旅游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在长沙举行 “中国这十年·湖南”主题新闻发布会。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守正创新抓好文化繁荣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文化强省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张庆伟介绍,湖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资源、业态、产品、市场等方面深度融合。资源融合方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八洞村、沙洲村等新时代红色地标的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业态融合方面,利用互联网岳麓峰会、湖南广电IP资源优势,探索互联网、传媒与旅游融合,畅通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直播带货、网红经济潜能不断释放。产品融合方面,加大新产品、新模式培育力度,一批网红店、网红产品吸引大批全国游客前来打卡。市场融合方面,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合作。 同时,湖南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着力打造 “五张名片”,即以张家界为代表的奇秀山水名片、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以长沙为代表的都市休闲名片、以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名片、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片,全省旅游服务品质化、旅游治理现代化、旅游效益最大化成效明显。 河南: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 8月28日,中共河南省委 “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河南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周霁表示,河南是文化大省、文物大省、考古大省。河南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一是重保护研究,让文脉生生不息。河南始终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加大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力度,仰韶、殷墟等14项考古项目入选 “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数量居全国首位。河南成立的夏文化研究中心,仰韶遗址、河洛古国等研究新成果,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二是重全景展示,让游客心向往之。聚焦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读什么、在哪读、怎么读,继续擦亮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系列名片,精心策划文明起源、国家起源、逐鹿中原、先贤追寻、姓氏寻根等16条主题文化线路,打造中华文明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三是重业态培优,让文化更具魅力。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全链条文旅文创业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四是重综合体验,让服务更有品质。谋划构建主线串联、支线循环、联通景区、贯通城乡的全域旅游交通网,加快打造覆盖全省的通用航空机场群,规划布局 “一环四纵六横”的旅游公路网,重点建设 “黄河古都”“太行天路”“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条旅游公路,建成首批6个交旅融合示范工程、6家交旅融合示范景区,为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铺就最美风景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