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汲佩德
近年来,济南市工信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实施了三大创新举措:即提出了 “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快干实干、创新发展”的济南工信理念精神和总体思路;探索形成了“三个三”的工信创新发展路径;谋划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和数字经济引领战略。推动济南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呈现出转折性、规律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新变化,主要发展指标实现了 “三年一大步”的历史性跨越赶超,由全省第三梯队跃升到第一梯队,形成了 “12345”的竞争新优势,为全市GDP过万亿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直以来,济南市工信局牢固树立 “抓落实就是讲政治,不抓落实就是不讲政治”政绩观,始终坚持实践标准,以实在实干实绩论英雄。
(一)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促进工业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2021年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前列。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突破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548家;工业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5192亿元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达到8336亿元,向万亿目标坚定迈进。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到1.3万亿元,全市拥有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9个省十强产业 “雁阵形”集群。引领行业发展的名企名品名牌不断涌现,累计培育独角兽企业6家,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 (产品)9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85家;省级瞪羚和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23家和1532家,均居全省首位。伊莱特超大整体环轧钢环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重汽高端重卡商用车、济南二机床大型冲压生产线、临工重机大型矿车行业领先,走向世界;浪潮服务器蝉联中国市场第一,AI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天岳碳化硅衬底材料成功实现我国关键前沿半导体材料领域的自主可控;齐鲁制药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医药科技前沿;华熙生物透明质酸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
(二)数字经济引领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走在前。济南是中国软件名城和全国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 “三区叠加”的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跻身2022全国城市排名第六,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达到1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水平均居全国第8位。数字产业化持续领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93亿元。软件业规模总量居全国第7位,10项关键指标连续19年居全省第一位。服务器制造、信创产业、区块链技术等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7753亿元。获批建设11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拥有浪潮云洲国家级 “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5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上云企业数量突破5万家,培育市级以上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智能工厂142家,入选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示范项目 102个,居全省第1位。城市数字化蓬勃发展,大力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设施3.7万余处,建成开通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 “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启动全球首张确定性网络,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居全国主要城市第四位、全省首位。成功入选国家首批5G商用城市、千兆城市、新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三)打造一流发展生态促进工信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正确把握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聚焦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建立产业、政策、服务 “三位一体”的一流工信发展生态。打造一流产业体系:以打造基础稳固动能强劲的万亿级工业强市为目标,以加快建设智能经济强市和数字先锋城市为牵引,到2025年,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两个万亿级产业高地,支撑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构建起“1+2”三个万亿级产业发展体系,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努力让工业 “压舱石”成为实体经济 “硬核”。打造一流政策体系:持续加大制度创新供给力度,持续强化政策的需求侧管理,坚持问需于企业,问计于社会,构建起以 《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为母体和统领的 “1+N”80余个文件的工业强市政策体系,工信领域扶持资金规模达百亿级,政策的系统性、含金量、精准性和企业的获得感持续增强。打造一流服务体系:秉持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企业理念,持续完善服务企业常态长效机制,打造 “亲清在线”和企业版的 “12345”,发布各级各类政策50万次,累计服务企业140万家次;探索建立 “五位一体”融资服务体系,累计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2300亿元。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76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5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64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45家,数量均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