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公里长续航纯电轿跑车思皓爱跑。 (江汽集团供图)
■ 余 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创新,由大到强。2012-2021年,国内汽车销量由1930.64万辆增长到2627.5万辆,十年增幅高达36%,稳居全球第一大新车单一市场。
十年磨一剑,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步一刻不曾停歇,一直在追赶、历练、探索、超越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中国汽车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从跟跑进入并跑;整车与零部件的生产,也从仰视逐步进入平视阶段;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的高速发展,正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国务院正式印发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描绘了发展蓝图,确定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一场关于中国汽车工业的新能源转型就此拉开序幕。十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黄金增长期。从产销数据来看,201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8万辆;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超过一半,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从技术水平看,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1.3倍。此外,累计充电设施数量由2012年底的1.8万个,大幅增加至今年7月底的398万个,同时建成换电站1625座。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自主品牌崭露头角,汽车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不少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崭露头角,吉利、长安、长城、比亚迪等不断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比亚迪的超级混动DM-i,全新奔驰A级配装的吉利新型四缸发动机,福特选用的长安蓝鲸系列发动机等,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车企迅速崛起的标志。WEY、领克等新创中端品牌,经过两三年的考验逐步站稳了脚跟,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基本建立, “红旗”产销量逐年提升,解放、东风、宇通、潍柴等商用车整车与发动机品牌,市场销售状况良好,技术继续进步。与此同时,电动汽车、智能网联相关技术进步明显,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逐步缩短,新技术在产品上应用的步伐持续加快。
多点开花,造车新势力与传统汽车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壮大,造车新势力不断成长,研发与生产步入正轨,市场占有率逐渐提升。与此同时,新势力更注重与ICT企业的结合,在电动化、智能化与网联化等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与适应性。短短几年间, “蔚小理”成跻身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高合、零跑等数十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相继涌现,共同构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拥有强大互联网基因的百度、小米等进入造车领域,推动汽车领域的企业成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造车新势力到传统汽车品牌,中国汽车产业正呈现 “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供应链从链条状走向网状,一批新型零部件加速成长。乘着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东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崭露头角,出货量进入世界前列,与世界技术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有望在今后几年内,成长为世界级的新型零部件企业。汽车强国的建成,依托的是漫长绵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托举与支撑。过去十年,内燃机进步巨大,产量累计超过4亿台,热效率显著提升,已经达到柴油机50%、汽油机40%~42%的水平;变速器自2014年实现第一次实现零的突破后,每年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三电系统之一,驱动电机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汽车软件比重显著提升,基于服务的整车开发框架需求愈加强烈。
汽车产业链日渐完善,关键零部件仍需加强国产化。中国作为全球汽车大国,芯片需求量不可小视。据专家预判,今后十年,中国将面临建设全球最大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检测全流程的机会,但芯片壁垒仍然较高。自动驾驶芯片作为智能驾驶汽车生态发展的核心,行业发展迎来 “春天”;智能座舱芯片领域,随着各个主机厂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硬件预埋的方式进行智能化军备竞赛,采用单个更高算力SoC芯片或多个SoC芯片逐渐成为主流趋势;作为汽车的微控制单元,车载MCU应用范围广泛,市场规模也将保持增长;车用存储芯片成为增速最快的汽车半导体细分领域,预计到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12%,成为汽车半导体结构分类中提升比例最高的种类。
兼并重组,优胜劣汰,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年间,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处境日益艰难,兼并重组成为出路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认为,面对市场下行、转型升级、疫情冲击等多重困难,汽车产业整合重组是重中之重。对于企业而言,整合重组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主动恢复生产、主动开拓市场、认真研究政策、持续修炼内功、全面提升竞争力等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