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祁晓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新生态。这不仅为产业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创新对于科技产业的重要作用。
11月1日,第五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暨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以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开放创新生态”为主题,行业权专家汇聚一堂,见证过去一年汽车产业诞生的创新成果和经典案例,共话汽车技术创新与产业振兴。同时,第五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正式发布。
创新为中国汽车产业增添活力与动力
从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开始,汽车产业的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技术创新,而每一项技术创新都离不开创新文化的孵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每一项技术创新也都为汽车产业发展凝聚了合力,增添了活力,提供了动力。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主席、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表示,中国汽车创新其实最基本的经验、最重要的启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需求导向。“汽车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竞争最充分的产业,是一个工业水准要求很高,但又是一个大众消费的最终产品,因此需求导向对于我们汽车产业来说,可能比别的行业更加重要、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认为,除了汽车产销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汽车出口量节节攀升、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逐渐加快,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最大收获,就是悟到了汽车创新之道,“当中国汽车产业有了创新之魂,我们才能说,整个产业都洋溢着创新所带来的自信”。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辑郭锐表示,汽车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驱动力,特别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创新不仅是新旧动能转化的动力源泉,也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坚实保障,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他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已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进一步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发明协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贺振福表示,面对百年不遇的变革,站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的中国汽车人,高度统一地意识到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技术就是抓未来的战略思维,实现了自主创新、主动作为的重大改变。 “发明创造世界,创新引领未来,今天我们看到了进入新赛道的新势力车企创业艰难但成绩喜人,看到了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上下游持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贺振福说道。
李庆文认为,经过5年来的创新指数和创新研究,中国汽车行业创新的规律也逐一显现。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国汽车工业按照需求导向,进行渐进式创新,适应了市场新需求;二是创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新需求;三是中国的需求具有独特性,而这支撑了中国汽车企业、汽车产业的持续创新。
生态化创新决胜 “新汽车”赛道
近年来,汽车产业与互联网、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愈发紧密,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一张充满生机与创新活力的合作网络随之扩张,汽车产业的边界也实现了无限延伸。而产业边界的扩展,最核心的基本要素便是创新,同时,这种创新绝不是某一家企业的单兵作战,而是多个产业的高效协同。
正如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所说,建设汽车创新生态不是哪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
未来的 “新汽车”具有电动化、智能化等新生产力,要想让这些生产力发挥最大作用,就必须要建立好全新的生产关系。这意味着既要企业内各部门协调好业务关系,产业链上下游也需要更好地被整合到一起。赵福全认为,未来的汽车生态,必须要包容、开放、共享,让 “聪明的车”跑在 “聪明的路”上,势必要依靠生态的力量。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新汽车”的发展生态,决定了所有的参与方都要以开放的心态,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资源整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也表示非常认同上述观点,在她看来,汽车天然具备开放性和极强的竞争力属性。在全新的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汽车产业也应该思考如何构建绿色的产业链,这当中比亚迪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现如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方向,因此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有意识地往这个方向努力。
在明确了企业大发展方向后,每一家企业的实际创新作为就非常重要,它们是构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一块块拼图。李庆文认为,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企业家精神都是推动创新的重要支柱。
在大会现场,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发展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科技体制组组长张赤东详细介绍了本届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的亮点。张赤东表示,通过为期多年的研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汽车产业是一个 “老树出新芽”的产业,在全球的能源格局和气候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可以想象,未来最大的消费品将会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而且融合更加多元化的元素。而中国汽车企业创新指数的最终宗旨就是观察产业、服务企业,希望为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视角,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
创新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李庆文表示,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主体。他提醒说,考虑到汽车创新门槛高、汽车对新技术具有超强融合力,推动大众化消费有很大难度,以及大投入、长回收等特点,企业的创新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作为此次大会上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年度人物2021”的获得者,中国一汽总经理助理、一汽解放董事长、党委书记胡汉杰表达了他对创新的深刻认识。
“路线决定成败,创新决定生存,模式决定盈亏。”他表示,面对 “双碳”政策、商用车双积分政策以及用户价值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挑战,首先必须做到多技术路线同步发展,做好综合发展规划;其次,明确技术创新目标方向,重点打造迭代发展的技术平台;再次是开放合作,协同共建,闯过商用车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最后,要以变革催生创新动力,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机制,为一切创新工作提供保障。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过了400万辆,累计渗透率达到26%,而9月更是已接近30%。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经历了政策驱动时期、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时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全面爆发,今年正式进入了市场驱动的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自主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车型、产品力均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汽车品牌的格局正在重塑。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表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安全和二手车残值等问题已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但还需要进一步升级。
在古惠南看来,新能源汽车创新需要厚积薄发,而广汽埃安通过前瞻布局、聚焦资源,打造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今后还要在研发、供应链管理、制造、营销等多个纬度持续推动创新。
哪吒汽车副总裁兼CTO戴大力认为,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是源自能源革命和科技驱动,电动化和智能化已经加速了产业变革,智能汽车成为新技术的新载体,行业产业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戴大力表示,持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唯一策略,哪吒汽车将秉承为人民造车的初心,以科技平权的理念,让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
理想汽车副总裁李冠华表示,研发一直是理想汽车的重头戏。2021年整个的研发投入是32亿,占到整个营收的12%。今年的研发投入仍然会超过营收的10%。
李冠华直言,持续性的、大资金额的研发投入,才能让造车新势力在技术创新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赛力斯汽车产品线总经理周林认为,汽车产品形态发生巨变的同时,汽车企业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新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需要更多跨界合作,当车企联合在智能化领域更专业的科技企业,能够创造跨产业融合和跨学科发展,将无人区变成新蓝海。
周林表示,作为一家以智能电动汽车为核心业务的制造企业,赛力斯汽车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长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