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观察 ST澄星:如何被重金收购?
■ 裴金钢 营业利润增幅和净利润率持续走低,吉利汽车 (00175.HK)为谋弯道超车,持续强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战略布局。而作为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缘何棋出险招,重金收购ST澄星 (600078.SH)? 一箭双雕 勇猛出手 2022年8月,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斥资5.17亿元拍下ST澄星25.78%的股权。10月,江阴法院裁定上述股份归 “无锡星盛州”所有。无锡星盛州实控人李星星正是吉利汽车掌门人李书福之子。 公告信息显示,李星星为取得ST澄星控制权,除了支付5.17亿元股权并购成本,还代原大股东偿清了对ST澄星的22.39亿元占款。也就是说,李星星为坐镇澄星股东会,一开局便付出了27.56亿元。 不惜血本,豪掷重金,李星星谋的是 “一箭双雕”。 这第一箭,是要通过收购ST澄星,协助吉利汽车抢控在磷酸铁锂电池上游材料市场的主导权。 2019年,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时代吉利 (极氪持股49%,宁德时代持股51%)。一年后,时代吉利 (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落户宜宾并很快投产。 “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寿命长,成本低,其性能和价格优势明显,市场热度非常高。”艾瑞咨询日前刚刚发布的 《碳中和领域研究及锂电制造市场研究报告》称,未来动力电池的竞争核心在于对原材料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尤其是在成本占比高的正极材料上。 华创证券行业分析师杨晖分析认为,磷酸铁建设周期大约2年,而磷矿从建设到正式投产需要4至5年。中国磷矿石每年产量虽大,但存量多去了磷肥市场。而且,近年来安全环保趋严,小磷矿加速出清,我们判断磷矿石价格有望延续强势并带动磷化工产品价格走高。 综上可见,补齐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产业链,正是李星星不惜重金收购ST澄星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第二箭,便是要圆吉利汽车转型科技创新的发展梦。 2020年,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曾提交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并顺利过会,但一年后突然撤回,吉利集团转而宣布了极氪汽车的融资计划,这才有了2023年极氪汽车赴美上市。 当年,吉利在科创板IPO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将逐步从汽车制造商向汽车出行科技企业转型。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下属企业在共享出行、飞行汽车、车联网/车载芯片/操作系统、卫星通讯、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换电基础设施、碳循环制甲醇等创新商业模式及前沿技术方面均有布局。 据分析,磷化工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为电子电气材料、传感元件材料、离子交换剂、催化剂、人工生物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学材料等。 ST澄星主要从事磷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是国内重要的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和出口企业,还是国内一流的三聚磷酸钠生产企业、国内牙膏级磷酸氢钙的生产龙头,曾被评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收购ST澄星,对于协助吉利系多拿一张资本市场再融资门票,拓宽资本版图,曲线筑梦,成功转型科创赛道,意义重大。从这个角度看,作为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星星很有魄力。 入主澄星 实为险棋 收购ST澄星对于吉利汽车的联合实控人李星星来说,或许并不算吃力。吉利汽车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李书福家族合计持有吉利汽车42.3%的股份,吉利汽车的自由现金流高达171亿元,其归母净利润自2018年至2022年分别为0.19亿元、0.6亿元、-23.01亿元、20.15亿元、24.37亿元 (上半年)。毕竟,这么多年,吉利汽车为李氏家族积累了足够丰厚的家底。 即便如此,收购ST澄星对李星星和吉利汽车来说仍是一手险棋。要知道,李星星的摇钱树吉利汽车近年来在如下两项指标上的表现着实让人担忧。 其一,吉利汽车营业利润增长率连年滑坡,降幅惊人。2018年至今,该指标年度值分别为14.5%、-40.6%、-39%、-36%、-67.4%。 其二、吉利汽车净利率连年走低,近年指标数值更低到令人难以置信。2018年至今,该指标年度值分别为11.8%、8.4%、6%、4.8%、3.5%。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