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聚焦创新 致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 宇 2月9日,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主会场活动在武汉举办。行业权威专家围绕新型电力系统、海上风电、高温气冷堆核电、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探索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发言中表示,新时代十年,我国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氢能开发利用等新技术、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下一步,我国电力企业需要更多理解能源电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锚定能源电力转型这一发展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电力必须进行绿色低碳转型。 能源利用成果显著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2022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了51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当今世界面临着政治经济形势动荡,产业链、供应链等挑战,能源供应安全也受到冲击。我国能源供应总体平稳,能源价格保持稳定,体现出保障能源安全的强大韧性。电力系统保持较高安全稳定水平,全国供电可靠水平达到99.865%,位居世界前列。中国30多年来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保持特大规模电网安全运行的世界纪录。 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电源结构持续优化,西南水电、“三北”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向家坝、溪洛渡、乌东德、白鹤滩等巨型电站相继投产,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建成16个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 2022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超过12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已经达到49%。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了36%。煤电装机占比,2020年以来历史性地降低至50%以下。 近十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9.7%提高到了16.6%,增幅是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2.1倍,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显著增强,建成跨省区特高压输电通道35条,包括15条交流,20条直流。 西电东送的规模已经达到了3亿千瓦,占中东部最大用电负荷的1/3,特高压工程年输送电量超过6000亿千瓦时,其中70%以上都是清洁能源。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节能降碳成效明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94%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超净排放达到了燃机水平,高参数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占比超过了80%。 过去的十年我国以年均3.1%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年均6.7%的GDP增长,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减少了22%。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亿吨,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7%,这个水平超过了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和智慧车联网平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电动汽车超过了1000万辆。 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升级,风电、光伏、动力电池具备世界领先的研发能力和应用水平,风电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多晶硅、硅片、组件产量占全球产量的76%、96%和76%。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最大单机容量达到7兆瓦、16兆瓦。 近十年我国陆上风电成本下降了60%,光伏成本下降了82%,动力电池产能达到300GWh,占全球70%。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和安全性等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前列。 电力企业转型升级 湖北省政府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邵新宇表示,当前,湖北省电力企业正处在宏观政策加持窗口期、疫后恢复城市见效期、新旧功能转换加速期、区域实力整体提升期,综合优势持续增强,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湖北的固定资产投入增长15%,在5万亿以上的经济体里面全国排第一,发展潜力巨大。湖北能源发展同时也进入了绿色转型的加速期,需求增长延续期、新业态活跃期。特别是面临用能需求刚性增长下,能源安全保供的压力,碳达峰目标下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压力,系统复杂化趋势下能源设施安全高效运行的压力等多重压力的困难挑战。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表示,三峡集团以创新推动能源供应清洁化,采用新技术开发大水电,建设大基地,安装大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清洁能源装机约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居全球第一。 三峡集团积极参与能源装备首台套研制,并提供示范应用场景,以三峡集团改用带动设备制造企业改研,取得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一批标志性成果,有利推动我国重大成果重大装备和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高端化,智能化。 集团还以创新推动能源利用的高效化,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造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油轮。为推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探索路径,集团以创新推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积极应用智能大坝、智慧电站、智能巡检等新技术,加快拓展城市智慧综合能源。 科技创新是根本动力 针对能源电力转型,舒印彪表示,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立足基本国情,牢牢守住能源安全的底线,我国固媒、贫油、少气,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必须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发挥好煤电的兜底保供和灵活调节作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新能源集约高效开发利用。要坚持全国统筹,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加强统一规划,做好区域间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统筹平衡,加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充分认识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全球1/4,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的1/3,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消费增长,人均碳排放仍处于上升期。 舒印彪说,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国际能源署评估2050年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的技术中有50%尚未成熟,科技创新带来的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生物空间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要把主要依靠现有技术和能源消费量的变化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舒印彪同时表示,科技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最重要的驱动和支撑,最近在落实国家各个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过程中,一些真正的颠覆性的技术还没有出现,在这上面下的功夫还有所欠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平表示,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能源行业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招、硬招,部署实施了新型能源体系科技攻关行动计划,发起成立了新型能源体系技术创新联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在保供电、稳增长、促转型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
|
|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力行业聚焦创新 致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