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余娜
编者按 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我国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决定性作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为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我国装备制造产业,今年两会期间,来自装备行业的代表委员纷纷围绕如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张晓仑:
强化转制院所服务工业强基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强化工业基础自主研发、提升工业基础能力、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韧性的要求十分迫切。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晓仑表示,要强化转制院所能力建设,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他就进一步强化转制院所服务工业强基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是支持转制院所整合汇聚行业创新资源,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议科技部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信部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转制院所牵头组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统筹行业创新资源,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重塑创新体系,为工业基础提供更多原创技术。完善政策环境,引导支持转制院所牵头联合国内高校、上下游企业形成协同创新机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支持转制院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希望科技部等相关部委加大对转制院所承担的重大任务攻关项目和基础研究的资金支持。对于替代进口产品给予专项税收优惠政策,为转制院所积累科研实力、稳定资金来源提供保障。从国家战略、政策上支持转制院所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研发项目,面向近期、中期、长远等发展需要,引导他们开展紧迫性、前沿性、基础性、颠覆性四性技术研究,为未来行业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三是提供宽松的创新环境,为转制院所营造久久为功的创新生态。给予转制院所宽松的创新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试错、容错机制,消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转制院所领导干部更多话语权。大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创新创造精神的优秀企业家,战略科技人才,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等四个梯队的人才队伍。
全国政协委员南存辉:
建议风光基地项目进行混改
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围绕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户用光伏、新型储能、村级智能微电网等方面,提交了多份提案,为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我国正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在进一步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方面,建议在风光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倡导先进技术占据一定比例,留存10%的空间作为创新技术竞争配置要求,通过加强先进技术应用,引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建议风光基地项目进行混改,优化商业模式,通过1+N模式,明确民营企业的参与比例,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参与风光基地竞选,激活市场活力。”南存辉表示。
在保障户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方面,因户用光伏对农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共富模式探索意义重大,国家正大力推进。但是在部分地方受变压器限容、整县推进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备案并网流程复杂等因素影响,制约了户用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 “双碳”目标实现。
“建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农网升级改造进程,在试点县 (市、区)开展台区变压器扩容、增容、升压改造。呼吁不以开展整县试点为由暂停、暂缓户用光伏项目备案、电网接入等工作。同时建议出台户用光伏的准入门槛、建设标准、运营资质等规范要求,保障户用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南存辉建议。
作为重要的灵活性资源之一,储能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市场化机制来培育和引领推进。对此,南存辉建议,应合理疏导储能成本,合理界定输配电服务对应的储能成本,将其纳入输配电定价成本构成范围,并推动发电侧储能的运行和价格政策制定。同时,建议加快新型储能数字化建设,合理制定新能源电源侧储能配置比例,出台政策鼓励在用户侧和电网侧配储。
全国人大代表韩晓军:
支持打造高端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
高端装备制造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晓军今年带来了一份 《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能力建设的建议》。
目前,我国还存在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多学科人才匮乏等问题,不能满足新发展格局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对此,韩晓军建议:
一是加大投入,稳定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议给予重组成功的企业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大学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同样稳定的财政支持,用于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培育正向研发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是给予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更多项目支持。加大基础应用研究布局,按照 “四个面向”要求,在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科研计划中,设置 “重大专项”支持工业母机、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业软件等研发,鼓励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申报项目,发挥 “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让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 “挑大梁”“当主角”,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三是给予企业建设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更多政策支持。制定 “对标一流行动计划”,出台世界一流科研平台培育政策,在争创世界一流企业基础上,鼓励企业国家级科研平台在技术上走在世界前沿;实施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成果转化激励等方面,建议给予与大学同等地位的支持政策,激励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长期深耕基础理论、基础方法,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引领国际科技前沿方向,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吴继发:
大力发展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
高性能纤维是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是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纤维材料。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下属湖南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化纤研究所所长吴继发表示,大力发展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对增强航天航空、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关键材料自主供给能力,满足国家重大建设需求,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助力 “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发展与应用,吴继发建议,打造碳纤维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示范,发展具有清洁能源特色的 “碳纤维+”产业,重点发展光伏中的碳/碳热场材料以及氢能中的压力容器缠绕材料,在基础较好的江苏、山东、吉林、青海等省份大力培育和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同时向下游延伸发展多晶硅炉、风电叶片、氢能储存瓶、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完善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布局。
当前,我国高性能纤维材料技术虽取得一定成果,但高效制备及后道加工应用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辅料等仍存在短板。 “支持高性能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装备攻关。”吴继发建议,将高性能纤维高效稳定生产及应用技术和装备列入重点攻关方向,利用国家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动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突破,提高国产高性能纤维品质和装备国产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扩大应用规模。
吴继发建议,进一步推动高性能纤维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整合相关资源,建立完善创新激励和试错容错机制,推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领域上下游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专用高性能纤维材料生产及应用工艺装备水平,逐年提高国产高性能纤维应用比例,推动国产高性能纤维在高端领域规模化应用。利用金融、保险等手段,引导形成支持使用国产高性能纤维材料的市场应用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俞培根:
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院士增选力度
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东方电气)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围绕 “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院士增选力度”等话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石所在,关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原来的 ‘跟跑’为主的状态,变成了现在 ‘跟跑’‘并跑’‘领跑’并行的多元状态。”俞培根表示。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特别是能源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累累硕果。单机容量全球最大百万千瓦的白鹤滩水电机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电装备技术攀上了世界水电高峰;历时13年研制,突破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F级重型燃气轮机研制实现了0到1的突破。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奋斗,而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在重大工程项目及工程技术应用中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开拓者,是推动工程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在俞培根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对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专家所授予的最高学术称号,对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和科研工作者作用发挥具有很大的引领、带动作用。
俞培根表示,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迫切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强化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支撑作用,也迫切需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建议进一步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院士增选的力度,更好发挥其主体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张新:
打造新疆八大产业集群 核心靠科技
“将新疆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同中国东部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相结合,能更好地推动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兼职副主席、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新表示。
202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新疆结合自身产业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以油气生产加工、绿色矿业、新能源新材料等 “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期充分释放资源潜力,建设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此,张新表示:“‘八大产业集群’围绕新疆各项资源优势转化,如何转化好,我觉得核心要靠科技,科技的核心要靠人才。”
据张新介绍,作为新疆本土企业,特变电工多年来一直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先后建设了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院士工作站和多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还积极推进与国内国外科研院所、高校形成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极大地带动了特变电工的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升。
据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张新结合新疆提出的 “加快形成以 ‘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新疆准东煤炭保供基地建设、新能源新材料全产业链发展、新疆制造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了10项建议。
张新尤其关注新疆绿色能源的发展和转化问题。“我从 ‘疆电外送’第一条特高压直流通道开始提建议,一直提到第四通道,都得到了推动落实。今年,我还准备提第五条特高压直流通道的建议。”张新说,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尽快推动新疆的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同时,张新还表示,今年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多年来,特变电工依托中国在全球领先的发送和配送电力技术,凭借其自身在全球电力、电网建设已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和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积极参与相关国家电力规划、电源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经济发展动能。
全国人大代表刘继国:
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
农业机械关乎粮食安全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下属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带来了三份议案,为加快推动我国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及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建言献策。
刘继国建议,国家从农机农业整体产业层级统筹考虑,强化顶层设计。
一是以 “优机优补”为方向,增加200马力及以上全自动变速 (含国产化4速及以上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混合动力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拖拉机的分类分档,提高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对短板弱项装备及 “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应用。
二是对现有拖拉机生产企业工厂条件审核标准进行升级,加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试验测试能力、制造工艺保障能力、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评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现国内农机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此外,农机运行和管理数字化是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建设全国农机数据中心,刘继国建议,统筹接入目前各省区市农机运行、管理数据,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信息化监管系统、生态环境部国家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监管平台等应用平台,实现与全国农机数据中心数据交互、资源共享与协同。
“推进农机数据应用,构建面向农业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平台,掌握我国农机的产供销和农机作业的详细情况,为国家政策制定、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机排放分析等提供准确信息。”刘继国建议,同时,为用户提供农机安全监控、农机作业调度、作业管理和监控、农机故障诊断和保养提醒、农机公共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产品管理服务,并基于农机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农机产品改进、农机农艺融合提供基础数据。
基于农机数据分析应用,刘继国建议,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引导农机购置补贴逐步转向 “农机优机优补、农机作业补贴”等补贴形式。
全国人大代表王军:
提升国产仪器仪表行业基础能力
仪器仪表与传感器是信息获取、传输和转换、探测和控制的重要工具,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源头,也是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下属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军带来了一份 《关于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王军表示,我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虽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但其产业基础保障能力还较弱,专业化配套体系支撑与高端需求开拓不足,难以满足国家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仪器设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迫切要求。
“亟需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仪器仪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配套能力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王军表示。
对此,王军建议,统筹安排,大力支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共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可贯通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封装和测试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开辟新的途径。
“继续加强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尤其是要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件研发项目、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化项目、中低端仪器仪表向高端转型升级项目、仪器软件和平台软件项目的支持力度。”王军建议。
王军建议,推进国产仪器仪表的“国货配套”工作,在政策引导、企业担当和保证准入的质量门槛前提下,推动并放开国产仪器仪表在地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的使用。
王军还建议,强化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相关领域基础学科建设,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利用高校资源,建设跨学科的智能化仪器仪表综合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人才培养向智能仪器仪表方向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