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深海发展 风电装备产业迎来更多机遇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 宇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综合处处长陈永胜日前在2023年中国风能茶话会上透露,将出台 《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等多个政策文件。陈永胜介绍,国家能源局将适应新的形势,推动 《可再生能源法》的修订。同时,正在初步制定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后续要加快推进。 对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2022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占比首次反超煤电装机,其中风电占比超过14%。 2022年,我国新增风电机组出口 (发运)容量为229万千瓦,累计出口 (发运)容量已达1193万千瓦,出口设备已遍布全球5大洲共49个国家。 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表示,中国风电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也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风电产业步入平价时代后,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我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其中,风能热利用是可以替代燃煤锅炉供暖并提高风能消纳能力的技术创新方向之一。风电发展到今天取得了很大成就,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推动落实 “十四五”规划,开展 《可再生能源法》修订工作,加快制定老旧风电场、深远海风电管理办法。 据了解,我国现有海上风电管理办法为 《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海洋局于2016年制定。该办法要求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后,项目单位应按照程序及时向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海域使用申请,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后方可开工建设。 目前,针对国管海域的管理办法尚未明确,《深远海海上风电管理办法》对于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海上风电在国管海域的开发。根据国家能源局委托水电总院牵头开展的全国深远海海上风电规划,全国共将布局41个海上风电集群。 市场呈现更多机遇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表示,绿色发展、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国风电行业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取得巨大发展成就,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新增装机稳中向上,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风电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风电机组进入超大时代;风电成本持续下降,且未来仍有很大下降空间。风电行业应继续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加快全产业链创新,加大新技术应用。 专家们认为,目前风电政策环境极佳,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风电产业应打通全产业链条,继续做好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工作,保障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并进一步提高优质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要做好风电应用场景的拓展,与相关产业配合好,努力提升风电消纳能力,大力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预测,未来3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每年预计将不低于7000万千瓦。到2025年,“三北”、中东南、近海区域度电成本将分别降至0.1元/千瓦时、0.2元/千瓦时、0.3元/千瓦时。他强调,行业应扩大风电朋友圈,通过支持乡村振兴,与地方政府、工业园区、高耗能产业、金融机构等各行各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走向深海成为必然 随着近海开发逐步饱和,风能发电走向深海成为必然。随着海上风电从浅近海走向深远海,基础形式从重力式、多脚架、高桩承台、单桩,逐渐演变为导管架基础、漂浮式基础。从经济性角度出发,当水深大于60m时,多采用漂浮式。目前多国已宣布漂浮式装机规划。预计截至2030年,欧洲累计漂浮式风电装机规模或超20GW,韩国累计规模或达9GW。截至2035年,美国累计漂浮式风电装机规模或达15GW。 现在,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日益成熟,我国已进入规模化开发阶段。根据已披露项目,2023-2025年已有530MW确定性漂浮式风电项目将投运,装机规模及单机容量相较历史均有一定提升。目前全球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 HywindTampen已于2022年投运7台单机容量为8.6MW的风机,剩下4台预计2023年投运;我国首个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中电建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试验项目一期工程已获批核准,进入实施阶段。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经建成三峡引领号5.5MW和海装扶摇号6.2MW漂浮式示范性项目,预计海油观澜号、明阳青州四示范项目、龙源福建示范项目将在今年建成,而我国首个规模化漂浮式项目海南万宁项目首期200MW计划于2025年并网。 降本增效是漂浮式海风商业化关键,产业链不断完善商业化前景可期。制约漂浮式风电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仍是成本,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完善,漂浮式风电的造价已经实现大幅下降。 近年来,国内风电整机厂龙头也纷纷进军深海领域。明阳智能表示,公司海上漂浮式风机已经于2022年发布,相关技术位居全球领先水平。金风科技于2022年初斥资188亿元,投建温州深远海风电项目。漂浮式海上风电有望进入商业化扩张期。未来随着近海资源愈发紧张,深远海漂浮式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