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高新区外景一角。
共青城市亚华电子二期生产车间一角。
■ 王一婷
纺织服装产业、汽车零部件等 “老字号”企业,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化工类、生产预混合饲料加工类等 “原字号”企业,做好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智能制造业、现代化制药业等 “新字号”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加大技术研发、占领市场制高点……
2022年,江西省共青城市高质量落实了一批技术改造、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项目,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上 “做示范、勇争先”,聚力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挺起“工业强市”硬脊梁。过去一年,共青城市工业经济的 “稳”,为该市经济发展添了底气,也证明了工业经济 “压舱石”作用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宏观战略,那么 “十家头部企业,百亿基础设施投入,千亿工业主营”工程则是具体战术。只要一锤接着一锤敲,就能把该市工业经济做强做大。
江西玄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销售自粘型土工布的企业,公司产品专供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使用。走进江西玄微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干净整洁,原材料和成品摆放有序,2条自粘土工布生产线正高速运转,生产一派繁忙。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2022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在政府大力帮扶以及自身努力下,顺利完成了上规目标,企业发展进入新赛道。企业负责人金传介绍:“在政府支持下,保证了我们原材料进来,按时完成了铁路订单任务。在克服疫情影响下,我们还按计划完成了上规目标。”
自粘土工布柔韧性好,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透水、过滤、隔离性能。江西玄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自粘土工布专供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使用,对产品性能具有很高要求。为此,该公司通过视频监控监督每一道工序的规范操作,保证每一米布料都达标合规,并自动生成防伪喷码,追溯源头。
“上规以后,对我们也提出更高要求,从技术工艺、人员管理、原材料选择,每道程序都有监管,每个问题都可以追溯。包括从前到后,半成品检测、成品检测我们都有指定的实验室检测。”金传说。除了江西玄微科技有限公司外,2022年,该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
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还离不开招商引资不减速、不断档。
“招商引资表面上看,招引的是项目,实际上优化的是产业资源整合,推动的是产业升级。”2022年末,共青城市举行20个招商组团集结出征仪式,选派近百名招商干部启程奔赴新的 “战场”。
号令起,“精锐”出征。该市聚焦 “1+3+3”目标不动摇,坚持精准招商、主动服务,加快招引壮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像这种招商 “大场面”,在共青城频频出现。
一年来,该市还创新招商方式,变 “线下”招商为 “云端”招商。总投资50亿元的江中杏林食里项目,成为该市通过 “云招商”实现网络签约落户的 “50”项目。
2022年,该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9个,总投资331.65亿元,其中 “5020”项目5个。一个个大而优项目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共青城市产业升级增添了强劲动能。
板鸭起家、羽绒发家。纺织服装作为共青城市首位产业,近一年来在转型升级的深耕细作中成效明显:“YAYA鸭鸭”获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成功举办第三届共青城市羽绒服装周活动,共青羽绒服入选2022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
这是共青城市纺织服装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工业强市乘势而上的一瞥。如今,这棵“老树”发 “新芽”、结 “新果”,离不开共青城市委、市政府精准滴灌 “注活水”。2022年5月,共青城市召开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释放出强烈信号:共青城将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魄力和担当,破除一切障碍,推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共青城打造成为 “一座温暖全世界的城市”。
“新政策让我们看到了服装产业的光明前景。”参会的江西省新邦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熊雯菲说的政策,指的是该市 《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试行)》。意见在加快技改升级、完善产业平台、推进品牌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行业自律等方面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2022年国庆期间,可年生产羽绒服、棉服100万件的江西省新邦服饰有限公司就利用生产空档,引进了8条服装智能吊挂系统。公司总经理熊雯菲介绍,普通生产线从开始到做出第一件成品要4-7天,而运用这套系统后,当天就可以出成品,8条吊挂流水线整年下来可将生产效率提高20%-25%。
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选择,智能制造当是主要路径,辉煌再现亟须创新引领。
共青城市正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用好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青分院等平台优势,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是该市加快纺织服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 “催化剂”。该院在为服装企业提供服装设计、面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技术攻关的同时,孵化出
“青绒”系列服装品牌,其产品将
在今年3月的巴黎时装周上展出。
传统服装产业 “蝶变”,是共
青城市探索 “研究院+产业园”模
式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已成为该市
产业集聚的 “强磁场”。在该市通
过 “双轮驱动”提升了平台吸附
力,逐步形成从科研到产业一条龙
集群的还有:南昌大学共青城光氢
储技术研究院及泛半导体装备产业
园,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
余家;中科院无人机组网遥感研究
院引进了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
司等一批企业落户。
让企业放心投、让项目顺心
建。在这片赣鄱大地上,处处春潮
涌动、热力澎湃:一个个工业项目
投产、建设现场如火如荼、生机勃
勃,全面展现出共青城市工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 “速度与激情”。
今年,共青城市将持续强化 “项目为王”意识,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千方百计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奋力在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上 “做示范、勇争先”。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最好的 “梧桐树”、最大的 “吸铁石”,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共青城市大力开展 “进万家门、排千企忧、解百姓难”作风建设大提升活动,在全市掀起了一场 “提作风、优环境”的 “大风暴”。该市出台共青城纾困解难48条,共青城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20条,条条都是干货。共青城市先后荣获全省首批 “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前10名,九江共青城高新区获评 “江西省第一届十佳优化营商环境工业园区”。
“用气方面,我们在上级政策基础上,将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市所有用气企业,补贴时间从4个月延长至7个月。”“共青共商”恳谈会上,该市主官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困难诉求,面对面答复、实打实解决。
企业提出诉求,政府现场回应,及时跟踪督办……定期召开 “共青共商”恳谈会制度是把老板当老师来尊敬,把企业家当科学家来尊重,真心真意支持企业、护航发展。自2021年9月以来,该市已召开13期恳谈会,解决问题300多个,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6.5亿元。
优化营商环境的暖心服务不止于此,为使项目又好又快落地,共青城市组建项目代办中心,为企业提供注册、施工、验收等全方位免费代办服务。中心安排181名科级以上干部实行 “一对一”联企帮扶,变 “企业跑腿”为 “干部跑腿”,大幅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该中心自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271个重大项目。
“共青城营商环境很有特色,企业全生命周期都有服务链,我们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江西共氢瀛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涛这样评价。通过 “刷脸”方式,实现 “免证办理”的客商在政务服务评价栏勾选了 “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