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彭寿:
聚焦绿色和科技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过去五年我共提交了19件建议、1件议案,每条建议、议案都与建材行业息息相关,都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采纳,并得到了高效推动落实。今年我围绕行业发展,提交了4件建议,分别是关于绿色建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基础材料绿色转型、产业 ‘走出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彭寿告诉记者。
加强绿色建筑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绿色建筑作为节能、环保、生态于一体的新型建筑,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关,是重塑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但是绿色建筑发展是一个战略性、系统性工程,必须着力加强体系化建设,以绿色建筑现代化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彭寿表示。
在其看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地,我国绿色建筑在规模化发展上已经具备了明显优势,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在绿色建筑的体系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差距。
对此,彭寿建议,加速推进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体系建设,加快绿色材料的应用推广;建立新的绿色建筑施工安装体系,打造从标准、规范到检测的一体化绿色高质量建筑,统筹城市和农村一体化标准;推动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化接轨,加强国内国外的全方位对标与系统化融合。
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当前,科技创新已上升为新一轮全球经济格局重塑的战略核心,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支撑下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但在原始创新能力、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仍然滞后。
“因此,分层次、多维度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成为我国加速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选择。”彭寿表示。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持续加速,创新主体能力建设大幅提升,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进步,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国家创新能力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22年的11位,加速迈向全球第一方阵,进入了 “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性新阶段。
然而,面对新时期世界科技强国的发展要求,我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平台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重复建设、功能重叠、新兴行业集中度较高等情况普遍存在;二是要素布局有待进一步强化,“重应用、轻基础” “重国内、轻国际”等问题仍然突出;三是区域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不足,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占比不到15%。
对此,彭寿建议,国家集中顶层设计、部委分职能实施,着重强化基础前沿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科技力量重组布局,以基础研究带动前沿引领,以应用研究支撑战略产业;优化创新平台区域空间布局,强化构建基础产业-战略产业-前沿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人才资源、平台资源,让全球创新资源从 “为我所有”到 “为我所用”。
加速基础材料绿色转型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基础材料量大面广,对实现国家 ‘稳增长’发展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基础材料的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行业碳排放全国占比超50%,已经成为我国双碳发展的 ‘主战场’。”彭寿表示,加快基础材料绿色转型,对我国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实现国家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作为 “大国基石”和 “碳排放大户”,国家、地方和行业协会采取了系列举措推动基础材料产业绿色转型。但是,由于产业机构、市场需求以及能源消费结构限制,我国基础材料产量变化不确定性增加,产业定律性不够、平衡性不够等问题依旧突出。目前我国基础材料产业碳排放量仍然较高,碳减排空间与碳中和目标实现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美欧通过征收碳税等形式对我国钢铁、有色、水泥等基础材料产品实施贸易打击,制约了我国基础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基础材料产业与双碳统筹布局,立足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流程制造创新,强化材料变革创新,探索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真正实现基础材料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到智造的根本性转变。”彭寿表示。
彭寿进一步建议,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开展基础材料产业双碳转型的系统化布局,加速落后产能自我淘汰,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龙头企业引领,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聚焦 “碳资源”向 “碳资产”转变,建立完善我国基础材料全过程碳交易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倪海琼:
加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应用力度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能够提供舒适宜居、健康智能的居住环境,突破了部分传统建筑的弊端,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广价值与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认为,应加大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推广力度,积极打造绿色智慧宜居环境。
倪海琼表示,目前,我国建筑耗能占全国总耗能的近一半,实现 “双碳”目标,建筑减碳是关键。超低能耗建筑通过高效气密系统、一体化保温系统、智能环境一体机系统、高性能超低能耗被动窗和被动门系统、外遮阳系统等高新技术,特别是系统性集成技术,相较于普通建筑可节省耗能90%以上,原则上能实现建筑运行 “永久性”,不再依赖任何传统能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节能建筑。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普及节能建筑,该技术已非常成熟,已形成了经济型、节能型、健康型、智慧型等多种系统,并逐步向近零能、净零能耗、产能型建筑提升,对推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倪海琼说。
倪海琼表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适用于不同气候带的科学建筑,没有高质量的系统集成做不成合格的超低能耗建筑。在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应用过程中,不能单一考量成本因素,要从健康收益、减碳收益、延长建筑寿命等方面综合考虑。
为更好地促进这一颠覆性产业革命的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倪海琼建议:及时出台推广应用政策,加大在新农村建设、老旧房屋改造、新增建筑,特别是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方面的应用力度。积极完善全产业链,大力支持国家级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作用,严加把控被动式超低能耗项目标准编制、设计施工、监理检测、验收评价等全环节,并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严厉追责不达标项目,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林孝发:
加快数实深度融合 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引擎。
“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我提前深入制造业一线调研学习,与其他民营企业家和相关政府部门交流想法意见,不断完善提案。关注领域包括实体经济、传统制造业创新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新兴产业。本次带来了 《关于数智赋能智造强国,推动品牌强国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九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孝发告诉记者。
林孝发表示,做实做优做强制造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迈向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已是必不可少。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数字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数智经济产业。
在林孝发看来,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数实经济深度融合,让数字技术为产业赋能赋值赋智,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效能、增强质量。而对于卫浴行业来说,就更需要坚定数智化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引领,用新型科技、绝对领先技术,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让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林孝发表示,要围绕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大力布局未来智能、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能源、未来材料等产业新赛道,让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协同,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要加快民族品牌走出去步伐,促进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转变,培育拥有一批世界知名品牌。“还要利用数智化技术推动无障碍工厂建设,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等高端装备技术,从工厂功能分布、实际应用等推动工作环境便利化、人性化、舒适化。”林孝发说。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我将带领九牧继续创新产品、创造商机,以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时搭载5G、AR等新型科技带动卫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期待有更多民营企业家发挥创新创业精神,九牧将与他们一起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林孝发说。
全国人大代表周金波:
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
“作为建材行业代表,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为行业发声,是我的荣幸。会前积极走访调研,通过相关企业和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材料,认真撰写建议材料。今年我主要关注对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投入,以及碳排放 ‘双控’等方面。”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周金波告诉记者,这次带来了一份 《关于加快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建材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水泥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占比更是高达13.75%。在 ‘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碳减排已成必然趋势。”周金波表示,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鼓励水泥企业通过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实现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为加快推进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周金波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制定水泥行业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碳排放配额的分配是碳市场运行的关键,它关系到碳市场的公平与效率,并最终影响碳市场功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配额的初始分配关乎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主体的积极性以及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对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运作至关重要。
二是构建水泥行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料分解和化石燃料燃烧,分别占比约63%和35%。建议依据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水泥行业碳排放补充数据表的核算方法,以水泥熟料生产工序为核算边界;对非化石燃料进行豁免不纳入计算,鼓励可燃废弃物作为水泥熟料生产替代燃料;对2013年下发 《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试行)》修订完善,并正式下发。
三是建立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质量管理体系。在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 (试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水泥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为科学开展水泥行业碳排放核查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加强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核算专业性;加强控排企业基础数据质量控制水平,提高基础数据准确性;建立对第三方及控排企业的监管机制,加大违法责任追究力度;参照水泥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要求,探索采用在线连续监测方式获取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确保核查基础数据的客观准确性。
四是严控水泥产能置换,建议新建产能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以水泥行业进入碳市场为契机,对产能置换的新建生产线须通过碳市场交易获取碳排放配额,严控新增产能;建立更加严格的水泥熟料产能淘汰标准,加速高能耗、低水平、高排放的低效产能以及长期不运行的“僵尸”产能的淘汰。
全国政协委员洪杰:
引领绿色消费变革助推绿色制造升级
“作为建材行业代表,能够在全国两会这个更高的平台为行业发声、为人民发声,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今年我准备了6份提案,其中一个是 《关于引领绿色消费变革 促进绿色发展升级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三棵树董事长兼总裁洪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重大课题,而在这也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将是绿色消费,即是以绿色消费升级带动绿色制造升级。
洪杰表示,近两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促进绿色发展相关政策。虽然绿色发展、绿色消费已是必然趋势,我国也制定了绿色发展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但目前看,还存着一些需要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绿色研发动力不足、消费者绿色消费动力不足、绿色低碳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等,有关政策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洪杰看来,建材行业通过推动绿色节能建筑建设,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建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新技术、新产品为核心,降低建材行业的能耗,提升产品性能,共筑国民未来美好生活。
“以节能建筑为方向,通过更加科学的结构设计和利用更节能的建材产品,最大限度减少未来建筑的能源消耗。建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低碳保温节能产品,不断迭代高碳产品,并引领上下游产业链绿色化、低碳化。建材工厂向低碳工厂转变,通过工艺改进,用更低能耗设备和工艺生产产品;并参与屋顶光伏改造,用更多的绿能来生产。”洪杰表示。
对此,洪杰表示,国家应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落地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引导国有企业采购绿色产品;提升政策区分度,使绿色企业享受优于一般企业的财政、税收、融资的支持;鼓励绿色供应链建设,要求绿色原材料达到一定比例,才能认定为绿色低碳产品。
“进一步鼓励绿色低碳消费。”洪杰建议,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产品,同时,完善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激励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参考此前家电下乡有关政策,制定全面系统的绿色建材下乡补贴政策。
洪杰建议,规范市场管理。加快出台统一的绿色低碳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并统一组织实施。对符合标准的绿色产品颁发证书、授权使用统一的低碳标识,同时严格市场管理,清理假冒、不规范使用低碳标识的商品,让真正绿色低碳产品能脱颖而出。
“加大对低碳产品的支持力度。”洪杰还表示,建议考虑研究出台以碳减排贡献量为核心指标、以权威碳排放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的低碳产品替代高碳产品的标准和认定方法,并比照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利率给予政策贷款支持,比照 《支持绿色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给予税收优惠,使绿色低碳产品拥有更好的竞争力。(本版稿件由中国工业报记者曹雅丽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