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制造业当家 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首届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 娜 4月14日,由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市宝安区上市企业协会联合主办的 “首届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深圳召开。来自制造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近2000人参会,交流探讨 “当下中国,制造业如何突围”。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问题更加凸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中国从 ‘制造大国’向 ‘制造强国’转变意义重大。制造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大力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为论坛致辞时建议。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更多 5G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成为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工业互联院总工程师王宝友表示,在工业场景中,5G上行峰值容量可达到近1Gbps,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业场景需求。不过,5G工业应用仍面临不少问题,如技术仍然不成熟、上行宽带不足、芯片模组价高、商业模式需探索等。 “5G作为接入技术,存在场景重叠问题,工业环网融合技术有待持续创新和完善。由于市场碎片化、产业分散化,5G工业应用短时间难以形成规模。应看到,目前工业5G模组是4G等模组价格的10倍,影响了部署的积极性。”王宝友分析。 据其预判,5G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传统模组和终端向智能化方向演进。5G还将推动工业终端向IT和OT相互融合的方向升级,推动工业控制系统加速走向远程集中控制模式。 深耕人工智能技术,深圳奋达3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制造的一个典型缩影。 据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奋介绍,人工智能技术是奋达实现做大到做强的必由之路。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科技,正在以一日千里的狂飙之势紧密连接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这为包括奋达在内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市场机会。 作为卡位大模型入口的优势企业,奋达正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服务好阿里、亚马逊、百度、华为、商汤、Yandex等基石客户。在外延式发展上,奋达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遴选海内外优质上下游企业,尤其是智能助理领域的核心部件类标的(例如集成电路),更深度地参与AI产业链。 “奋达智能制造平台的优势,在于 ‘量’的积累,我们拥有国内最具规模的智能音箱、智能穿戴等智能产品生产基地,并具备很强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和订单交付能力。与格力集团战略合作共同在珠海打造的一个新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未来有望复制到更多产品制造领域和园区。”肖奋透露。 当前,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家的共识,但在组织管理、技术工具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难题。 有知名管理学者认为,中国制造企业具备三大优势,即制造和产业配套、应用场景以及应用数字技术成本较低。但与此同时,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难题却比消费端、服务端的数字化转型困难更多。这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基于供应链和制造链,同步做数字化转型;二是整个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产业成本和效率整体改变的问题;三是内部的管理水平如何去支撑。 “应抓住制造业的本质,在成本和质量上花工夫。学会应用数字技术到业务和制造环节中,真正形成供应链和顾客之间的共生协同效应,实现人的能力提升。”这位学者建议。 “制造业当家”要处理好八大关系 高质量的制造业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坚定 “制造业当家”,抓好今年的1530个省重点项目,是广东2023年制造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赛迪研究院原副院长龚晓峰认为,广东要成为制造业第一强省,必须走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制造业当家必须科技当先,核心技术领先,特别是 “卡脖子”技术和产品一马当先。 他建议,“制造业当家”要正确处理好八大关系:一是制造业当家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二是制造业占GDP比重下降趋势与服务业比重上升趋势的关系;三是制造业当家与科技、教育、人才支撑的关系;四是制造业当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五是制造业当家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系;六是制造业当家与粤东、粤北、粤西承接产业转移、共同富裕的关系;七是制造业当家与实业家当红、企业家当道的关系;八是制造业当家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制造业当家,要当自己的家。首先要养活自己,稳增长是当务之急。制造业当家,要当大家的家。大家 (配套产业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跟着大当家的要有饭吃,要有奔头。因此,就业问题很重要,不能造成严重社会问题,要有社会责任感。制造业当家,要当国家的家。应多给国家纳税,多为国家作贡献。广东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尤其要在 ‘卡脖子’技术和产品方面率先突破、全面突围。”龚晓峰说。 我国面临的 “卡脖子”问题依然严峻,其中材料问题备受关注。对此,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坦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中国与世界一流的材料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在特种高分子材料市场,特种高分子整个国产化率占比仅有15%,剩下的85%均由跨国企业独占。“一些材料,我们有条件开发出来,但是假如成本方面没有降低,在产业链这个过程中,就要面对用不用得起的问题。不过,我们没有退路,因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广东省给我们的方向,都是对标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吴宪说。 如何解决 “卡脖子”难题?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浩建议,企业转型可以通过国际化,通过创新去实现。应充分利用国际化的人才,拿出更多的资金,更多的利润投入到研发上。当前,东西方竞争加剧,我们可以作为一个跳板,进军海外,但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 “从整个国家来说,真正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需要建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核心工艺更多要靠企业的开拓,更多要走专精特新。”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