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攻关持续加大 人工智能迎全栈式产业链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在7月6日举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下简称2023WAIC)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如是判断。 她进一步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智能产业,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并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取得新成效。 各国人工智能加速布局 在会上发布的 《2022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呈现出几点明显趋势。 一是战略部署和人工智能治理日益得到重视。在人工智能创新制度方面,报告重点考察了各国人工智能政策规划的完备性以及对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视程度两个方面。相比2021年,无论是人工智能创新制度一级指标,还是政策规划和治理两个二级指标,2022年几乎所有参评国家的分数都有所增加。其中,英国、新加坡、美国、中国、澳大利亚五个国家的政策规划得分提高最多,英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五个国家的治理得分提高最多。 二是数据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从数据中心数量看,近三年参评国家托管型数据中心总量持续增长,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相比2020年增长了10%以上。从超算数量看,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球超算500强排行榜争夺激烈。 三是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加快。2022年,参评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和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继续增长,且增幅均有所扩大。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同比增长25%,高于2021年的18%;人工智能从业人口总数同比增长53%,显著高于2021年的10%。 四是人工智能加速赋能科学研究。人工智能论文的学科主题分布较为广泛,除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主题外,也涉及环境科学、地理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主题。2020-2022年,涉及环境科学、地理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主题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不断增长,占人工智能论文总量的比重从2020年的5%上升到2022年的10%。 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 徐晓兰介绍,在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一是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核心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二是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云算、智算、超算等协同发展,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5G基站超过280万个,登记的工业数据有效值超过2900万DRs。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经过智能化改造,有效缩短研发周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不良比率,减少碳排放。 据告显示,中美两国引领、呈梯次分布的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总格局保持不变。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成效显著,人工智能创新指数近三年一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在人才、教育、专利产出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基础资源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 美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连续三年保持全球第二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于国际化指标的加入,中国与美国的分差有所拉大。其他梯队中有一些国家进步明显,比如瑞典、荷兰首次进入第二梯队,印度、波兰等首次进入第三梯队。从近三年的总排名变化情况看,在排名靠前的国家中,除了中美保持领先之外,其他国家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 加快制定政策 加大创新攻关 徐晓兰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五方面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制定产业政策,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引导各界集聚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二是夯实产业底座,围绕算力、算法、数据等底座技术,加大创新攻关,加快推进软硬件适配,构建从智能芯片到算法框架,到行业大模型的全栈式产业链,加快人工智能发展。 三是拓展应用场景,坚持需求牵引,以制造业为重点,开拓工业设计、代码编写、质量检测、流程再造、远程运维、客户服务等应用,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提升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四是完善生态体系,引导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打造若干生态主导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开源社区建设,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秉承开放包容,加强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的技术、产品标准、服务治理等交流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建设共生未来的智能世界。 (巍 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