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央企引领创新 构建数字融合生态
■ 郑大海 6月28日,以 “时不我待”为主题的2023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开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分享了各自在科技创新、融合应用、生态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中国电信:发挥5G网络价值 当前,人工智能正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向着更加多元、更加智能的方向不断升级,这给5G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5G网络价值,打造更加成熟的全球产业生态,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推动解决的重要课题。”他介绍,中国电信将加快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建立覆盖 “云、网、边、端、数、智、安”融合产品体系,推动行业专属设备融合5G能力,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为发展注入新活力;加快5G在客户多场景的融合应用,由单一场景向全场景能力整合升级,赋能企业降本提效和产品创新;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会同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平台企业、头部客户等上下游合作伙伴,深入行业共性场景、技术壁垒、产业堵点等开展联合攻关,加快与行业专用协议和标准适配,打造行业5G融合应用的标准化体系,形成可复制、低成本的规模化能力,加快各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柯瑞文表示,中国电信将持续推进5G核心技术攻关,以5G为抓手推动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提升。围绕网络覆盖和用户体验优化,通过多频协同、低空无人机、ATG、手机直连卫星等手段,提供更加立体的全域接入能力;围绕加快5G全云化进程,从核心网到边缘,全面实现云网资源的一体化调度和供给,提供高效的云网能力开放;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用算力、算法和数据赋能5G,加快研发网络大模型,实现智能云网服务。5G核心的技术攻关,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国移动:引领技术融合创新 近年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形成多种技术之间相互支撑、齐头并进的链式变革,呈现有机融合、系统创新的发展态势,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民生各领域、全过程,催生自动驾驶、无人工厂、元宇宙等新业态、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既孕育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对产业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一是推动CT、IT、DT技术融合;二是推动连接、算力、能力服务融合;三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产、生活、治理应用融合。 经过多年发展,CT、IT、DT三类技术形成了各具特点,且相对独立的技术路线,但是单一技术仍难以解决大规模、复杂性问题。 杨杰建议,对于网、云、数、智、安、边、端、链等关键共性技术,要综合运用标准驱动、开源共享等多种模式,推动这些技术在理论、标准、架构等方面的协同互促,实现CT技术稳定性、可靠性与IT、DT技术灵活性、开放性的优势互补,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整体效能。对于6G技术的演进,要聚焦逼近 “香农极限”的下一代通信技术重点领域,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突破新型网络架构、通感算一体、智慧内生等关键技术,持续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 当前AI大模型的兴起,进一步激发了对高价值数据、高性能算力、高标准算法的迫切需求,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体系向连接、算力、能力深度融合的方向加速演进。 杨杰建议,不仅要将算力网络作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的重要方向,强化算网大脑、算力路由等核心技术攻关,丰富智算、超算等多样化算力资源,促进算网体系架构、应用服务不断演进。还要将能力中台作为赋能全社会创新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面向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依托中台沉淀汇聚大模型训练所需要的文本、代码等数据资源以及算法工具,实现更大程度的能力开放、知识共享,加速通用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 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潜能,信息通信业需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各行各业的协同联动,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的示范应用,有效解决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 杨杰建议,不仅要推动更大范围的融合创新,深入参与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顶层规划和政策咨询,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行业企业的联合研发,推进信息技术标准与产业标准的有效衔接,持续拓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边界,还要推动更深层次的融合创新,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助力传统产业提升生产效率、突破发展瓶颈。 中国联通:积极拥抱智能时代 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用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中国运营商发挥自身优势布局人工智能正当其时,必将进一步与产业各方加速这一进程。”刘烈宏表示,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拓展人工智能的想象空间,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与人工智能共创、共进。 一是构建大算力的平台底座,让AI用得起。构建 “集中训练、分布推理、统一管理、弹性调度、自主可控、绿色低碳”的中国联通智算体系,充分满足人工智能对 “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的异构混合算力需求,打造面向大模型的统一AI研发平台,全面提供大模型训练推理的服务能力。 二是构建多行业多场景的大模型,让AI用得好。发挥数据治理优势,深入行业,贴近用户,形成优质、可信的大规模多模态数据资源集,积极发展以通用大模型技术为基础的行业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为千行百业创造更大价值。 三是构建高可靠的安全体系,让AI用得放心。既利用AI提升现有安全防护水平,又注重AI算法、生成内容等方面的安全治理,以技术保障技术,建立涵盖硬件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模型算法可信增强、个人信息保护的人工智能内生安全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