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优势加固 上半年外贸稳中提质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9.76万亿和10.34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7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外贸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贸易投资放缓的形势下,交出了稳中有进的答卷。 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 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外贸进出口顶住了压力、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总体符合预期,体现我国外贸活力走强、结构更优、动能汇聚的积极变化。 在当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外贸规模稳中有进;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对 “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速明显高于整体;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增速较快。 吕大良表示,我国外贸发展总体平稳,同比看起来似乎走得 “慢”了一点,但环比是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行。二季度环比增长,而且最近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平稳发展有支撑。从规模看,保持了增长,而且增量可观。从支撑来看,数量在增加,增长更扎实。从全球看,优势巩固,份额有升。“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更多务实有效的措施发挥效力,外贸经营主体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我国一定能够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 竞争优势稳中加固 吕大良介绍,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他用 “外贸规模稳中有进”“符合预期”来概括上半年的货物贸易情况。一季度、二季度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从环比来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6%,5月、6月均环比增长1.2%。 吕大良认为,上半年,我国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不断扩容,外贸经营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民营企业是外贸稳增长的主力军。从贸易方式看,产业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于整体,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65.5%,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稳步增强。从区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区、东北三省开放发展步伐加快,上半年进出口分别增长2.8%、4.5%,分别高出整体增速0.7个和2.4个百分点,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21%,区域发展更趋平衡。 不过从单月数据看,近两个月外贸增速出现了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吕大良表示,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7%,明显低于过去12年2.6%的平均水平。贸易放缓是各个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困难更多是全球性的。与周边已公布数据的经济体相比,我国外贸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竞争优势稳中加固。 系列亮点彰显外贸成色 我国外贸确实有压力、有起伏、有挑战,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加上良好的产业体系和完备的生产能力,外贸发展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在规模稳中有进的同时,我国外贸还有一系列亮点,以下几组数据彰显中国外贸的成色: 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同期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分别增长7%和10.5%,国际市场更加多元;“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新业态保持高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等。一系列举措逐步显效,激发外贸企业的干劲与活力,并转化为我国外向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吕大良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8.6%和26.4%,开放平台作用发挥明显。 民企成外贸 “稳定器” 上半年,民营企业从规模、结构、质量各方面,都为我国外贸进出口作出了较大贡献,已成为外贸的 “稳定器”。 吕大良表示,民营经济一直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力量,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吕大良说:“目前看,在外贸领域可以再加上一个 ‘五’,即2022年民营企业占我国进出口总值比重超过了50%。” 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进一步提升到52.7%,继续保持了外贸主力军地位,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数量和贸易规模稳中有增,稳大盘作用显著。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了8.3%,达到45.9万家,占同期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的85.1%。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0.59万亿元,增长8.9%,拉动我国外贸增长4.4个百分点。 二是创新发展成效显著,高质量出口贡献突出。上半年,民营企业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24万亿元,增长5.4%,占我国同类产品出口比重提升5.7个百分点,达到44.7%。同时,民营企业是拉动我国 “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力,共出口3463亿元,增长64.6%,对同类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8%。 三是民生和资源类产品进口快速增长,保供稳价作用凸显。上半年,民营企业农产品进口值增长21.9%,高出我国同类产品进口增速5.7个百分点;医药材及药品进口值增长了24.8%,高出同类产品进口增速4.2个百分点;金属矿砂、煤炭进口量分别增加33.9%和148.8%,分别高出同类产品进口增速25.6个、55.8个百分点。 多举措激发企业活力 吕大良分析,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仍处于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短期外需回暖动力不足,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针对这一形势,各方面举措正在加力。近期以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中国贸促会、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等国家部门和相关机构都在密集调研外贸企业情况,加强形势研判,推出针对性举措解决企业困难、激发企业干劲。 具体来看,这些举措包括:加大对外贸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会的支持,持续推动企业和商务人员往来畅通;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信保等金融支持;进一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打通堵点;推进高水平实施RCEP等自贸协定;积极发展 “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B2B出口等。 吕大良说:“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条件实现进出口促稳提质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