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界首挖掘亩均效益提升空间
近年来,安徽省界首市在探索高质量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践过程中,坚持以 “亩均论英雄”这把尺子丈量发展质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循环经济特色产业,按照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聚焦企业提标、产业提质、社会提效三个层面,全力构建企业面小循环、产业面中循环、社会面大循环效应,打造亩均效益 “循环利用法”。 企业提标层面,界首市鼓励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既引导既有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造提升力度,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改造升级,又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 “低散乱污”企业、落后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做好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原材料利用率,不断提高清洁生产的水平,积极开展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工业 “三废”再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 “三废”和生产余热90%以上进入企业内和周边企业下一环节回收利用,进一步挖潜发展空间,推进企业产能提升、亩均效益提升。 位于界首市的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废旧蓄电池回收、加工为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还原铅、电解铅、合金铅、ABS塑料等,年产再生铅能力达21万吨,已授权国家专利80项,主持和参与制定3项国家标准,发布8项企业标准。企业先后获得了 “国家级绿色工厂” “再生铅行业唯一认定的智能工厂” “省标准化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2022年企业实现税收157.2万元/亩,营业收入1327.9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111.7万元/人·年,单位能耗营业收入9.5万元/吨标煤。 产业提质层面,界首市聚焦数字赋能,借力数字技术,深化资源整合,发力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流程再造,持续抓好产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2023年界首高新区获评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界首市积极培育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2家企业获批省级 “5G+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试点示范企业,2家企业分别获评2021年度、2022年度安徽省 “5G+工业互联网”十大创新应用,1家企业入选省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制造业 “机器换人”持续推进,获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优秀场景1个、省级智能工厂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1个、省级 “网效之星”1家、省纺织智慧生态链信息消费示范体验中心1家等。 天能电池集团 (安徽)有限公司以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的研发、生产为主,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全国市场占有率约10%,获批省级智能工厂、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在电池生产过程,采用铅粉制造冷切削造粒、真空合膏、连铸连轧极板智能制造、电池组装全自动智能制造、脉冲内化成等技术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化生产。2022年企业实现税收64.8万元/亩,营业收入1034.6万元/亩,全员劳动生产率230.8万元/人·年,单位能耗营业收入16.9万元/吨标煤。 社会提效层面,作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也是全国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之一,界首市打造了国内铅蓄电池行业 “生产-销售-回收-冶炼-再生产”于一体的闭环绿色产业链,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顾问季昆森曾算过一笔账:再生铅与铅矿相比,生产成本降低38%,能耗为原生矿铅的25%至31%,每吨铅可节约标煤1360公斤,减排固废98.7吨,节水208吨,减排二氧化硫0.66吨;每年回收的铅酸蓄电池近60万吨,再生铅产量占全国1/3,每年相当于减少开采铅矿石三千万吨,相当于少建十个大型铅矿企业,使我国铅自给能力由十年延长到五十年,可减少国土占用和污染三千平方公里;界首市高新区光武科技园按年回收利用120万吨再生塑料计算,每年可节省石油资源360万吨。目前,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资源回收网络体系,解决了近10万人就业,加速了众多行业延伸,并推动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检测检验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发挥 “亩均论英雄”指挥棒作用,让 “沉睡”的废旧资源利用起来,近年来,界首市循环经济产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22年循环经济产业平均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3%以上,循环经济产业对全市工业贡献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亩均效益提升。 (孙刚 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