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启航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8月24日,北京 “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仪式在京举行,50家企业成为首批专板入板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金融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沪深北交易所及全国股转公司为部分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发展持续 “输血”。而数量更为庞大的非上市专精特新企业则急需区域性股权市场承担起培育孵化、政策汇集、股债融资、规范引导的职责,这也是各地“专精特新”专板的使命任务。 北京 “专精特新”专板是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北京证监局指导下,由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具体负责建设,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中金公司等协同建设的区域性股权市场特色化板块。专板将为北京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成为服务首都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完善首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新样板。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指出:“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开板,为北京市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赋能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希望北京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能共同发力、形成合力,支持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做强做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牟淑慧表示,工信部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携手中国证监会、北京市政府不断深化合作,大力畅通专精特新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二部副主任竺煜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对专精特新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下一步证监会将与工信部分工协作,支持专板建设,持续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姜广智表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将在工信部、证监会和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拿出更大的力度,汇聚更多的资源,打造更好的环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深耕主业,聚力创新,提升核心能力。” 据了解,自2023年6月30日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成为中国证监会公告的首批 “专精特新”专板运营机构,北京 “专精特新”专板建设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酝酿,积极储备专板拟上板企业,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专板的服务体系。据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通过前期的积极储备,开板后专板企业数量将在短时间内迅速突破100家。到2023年底,专板企业数预计将达到200家。到2025年底,力争专板培育企业累计超过1000家,依托专板培育500家企业进入市级重点上市企业后备库,100家企业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或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开板仪式上,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分别与北京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中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三家机构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专精特新”专板的建设。此外,银行、券商、私募基金等机构也对专板给予了充分关注。开板仪式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中关村银行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签约成为北京 “专精特新”专板贷的合作单位。同时,中金公司与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打造的认股权火炬研究院正式揭牌,不断丰富专板企业股权和债权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各展所长,协同提供资本市场服务。 专板的火热更催生了市场对专板功能作用、服务体系的期待。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董事长、总经理成九雁表示,“专精特新”专板着眼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的发展难点、堵点和实际需要,从完善企业数据库、强化基础服务、优化融资服务、资本运作赋能、加强上市培育、加强与全国股转系统合作对接等6个方面,打造有针对性、适配度高的服务体系。 成九雁表示,目前全国已培育了近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约有20%可以走入京沪深交易所及新三板等公开市场,还有80%的非上市专精特新企业需要一个提供孵化培育、政策汇集、股债融资、规范引导的非公开市场。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结合非上市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匹配所需的服务功能,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全周期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环节,期待真正成为能够有效连接专精特新企业和各类金融资本,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多样化综合金融服务的地方金融基础设施,助力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 (俗称四板)“专精特新”专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今年6月30日,证监会公示首批9家 “专精特新”专板建设方案备案名单,包括: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广东股权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中心、宁波股权交易中心、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目前,湖北、北京等四家专板已经开板,其他五家在筹备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