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兴:聚焦“两化”改造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李芊诺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 “两化”改造为核心,通过每年实施1000项以上 “两化”改造项目,不断引导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中融合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 截至目前,嘉兴市共实施 “两化”改造项目4291个,其中数字化改造项目3100个、绿色化改造项目1191个,直接拉动投资846.8亿元、节约用能70.7万吨标煤。今年1-8月,嘉兴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871.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规上亩均工业增加值达97.3万元/亩,同比增长21.3%,居全省第一,新产品产值率达53.5%,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二。 完善工作体系 助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 “两化”改造领导小组,按照 “月度通报、双月督导、季度调度、年度考核”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统筹全市 “两化”改造工作。与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等专家智库开展战略合作,为 “两化”改造提供咨询培训、问题诊断、改造辅导等支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支撑保障作用,整合原有工信资金,全市安排近5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开展 “两化”改造。 二是坚持示范引领。引导传统产业加快应用数字化绿色化先进技术,以 “试点先行、全面推进”的工作模式,重点打造一批区域标杆、行业标杆和企业标杆,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桐乡化纤、海宁经编、平湖汽车新智造3个省级产业集群和嘉善区域新智造试点为依托,加快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各具特色的行业样板。嘉兴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成功入选 “浙江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获得省财政激励资金1000万元。 三是优化服务支撑。依托专家智库开展专题培训和政策解读,目前已召开培训会、对接会、现场会等20余场,参训人员2000余人次。引进培育数字化改造服务商,实施“资源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导专业机构提供工业网络建设、工业应用软件、工控安全等服务,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数字化服务商38家、市级服务商40家。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科技创新、金融要素等支撑,依托“揭榜挂帅”科技服务平台发布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需求147项、揭榜46项。 聚焦创新引领 深化传统产业数智赋能 一是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开展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构建 “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院”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目前,累计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7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711家,数量居全省前列。深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在智能装备、国产软件等领域加快研发升级,累计创新研发国际级首台(套)装备1项,国内首台 (套)装备9项,省内首台 (套)装备141项,首版次软件7项。 二是打造平台体系。积极打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区域级、行业级、园区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上架数据产品、能力组件,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引进浙江蓝卓supOS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立嘉兴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和产业联盟,联合500多家专业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轻量化、低成本的SaaS云服务。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7家,建有经编、箱包、家具等6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加快行业改造。根据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浙江方案”,探索开展 “嘉兴实践”。瞄准紧固件、经编等9个传统优势细分行业,按照“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思路,每个行业遴选1-2家总承包商和若干家服务商,实施 “线下轻量化改造+线上SaaS云服务”,梯度打造样本企业,并在同行业快速复制推广。海盐、海宁等五县 (市)成功入选全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 (市)创建名单。 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 一是以项目改造优化资源利用。加快实施企业生产工艺、用能设备、能管体系等评估诊断,以问题为导向,制定节能降碳改造方案。大力推动企业分布式光伏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能源梯度利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等技术改造,鼓励核能工业供暖、供汽等综合利用试点,推动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今年1-6月,共实施绿色化改造项目484项、绿色化改造攻坚项目175项,完成节能量20.59万吨标煤。该市入围2023年省级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9项。 二是以体系构建树立绿色标杆。完善国家、省、市绿色制造分级评价机制,建立绿色制造培育库,指导服务企业对标绿色制造标准,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优化制造流程,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加强生产制造管理,加快培育绿色制造体系。截至今年6月,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7家、绿色设计产品38个、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5家,均居全省前列。 三是以整治提升拓宽发展空间。精准界定高耗低效企业,全面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抓好连片整治试点,引导企业入园有序发展。近两年,全市累计整治提升高耗低效企业4218家,腾退低效用地6.64万亩,腾出用能123万吨标煤。深化 “亩均论英雄”,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培育6个 “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建成小微企业园119个,亩均增加值提升到202.2万元/亩、亩均税收增加到33.4万元/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