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通过开展全国性、高水平、大规模的行业技术大比武,为行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搭建了弘扬工匠精神、展示技能技艺、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一语道破举办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10月19日至22日,第八届全国铸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山西晋城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295名铸造工匠、技术强手经过激烈比拼,最终12名选手脱颖而出,将由中国铸造协会报国家人社部,授予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其中,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陈春旺获得铸造造型组第一名,广西玉柴铸造有限公司周应荣获得熔炼浇注组第一名,河北建支铸造集团有限公司李华伟获得铸造模型组第一名,顺景园精密铸造 (深圳)有限公司王福林获得压铸模具组第一名。
竞赛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竞赛决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们凭借扎实的技能基本功和临场应变能力稳定发挥,理论考试思路清晰、快速准确,实操考试从容不迫、有条不紊,顺利完成了既定项目。
“总体而言,本届大赛十分成功,组织更加严密、流程更加顺畅、设计更加完善、赛场基础条件好于历届,更能满足大赛的规范化要求。”竞赛总裁判长胡建君在竞赛技术点评时说道。
中国铸造协会执行副会长、竞赛执行委员会主任范琦也认为,本届竞赛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一是竞赛工种首次由3个增加到4个,二是参赛队伍首次达到20个,三是决赛选手数量高达295名,其中还有21名女选手参赛,都刷新了历史纪录。
决赛期间,首次配套举办的技术交流会气氛热烈,铸造专家们为晋城铸造企业问诊把脉,解决实际问题,也得到了全体选手和铸造企业代表的盛赞。同时,众多国家、地方和行业媒体对竞赛进行报道,充分展示了竞赛和选手的风采,弘扬了铸造行业和谐、阳光、正能量的氛围。
为山西铸造业提供人才支撑
本次比赛为何会花落山西晋城?
山西省工信厅副厅长张占祥表示,山西铸造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积淀发展,全省各类铸造生产企业达2000余家,公告产能3000余万吨,铸件年产量500多万吨,在省级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 “双引擎”强势带动下,铸造产业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晋城作为资源富集之地和千年 “煤铁之乡”,冶炼铸造产业历史悠久、传承深厚,晋城人的血脉中向来流淌着 “崇铁爱铁”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晋城市把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作为产业转型的两大抓手,以制造业振兴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传统铸造产业不断焕发新生机、绽放新活力。
“选定晋城举办本届竞赛,得益于晋城市铸造产业具有的良好发展优势:产业基础好、承接载体好、创新平台好、发展战略好、营商环境好。”张立波说道。
“要以举办此次竞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促进产教资源共享、企校优势互补、成果转化落地、产业协同创新、人才定向培养等工作,为山西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张占祥表示。
人才是铸造业发展的基础
铸造是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今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 《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明确铸造行业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作为 “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一段时期推动我国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意见》以推动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根本,着力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行业规范发展,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智能化变革,全面增强产业链竞争力,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意见》提出,到2025年,铸造行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行业总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优质企业起着中坚作用,优质人才更是创新的基础。人才在铸造业未来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铸造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举办技能竞赛能促进技能传承和人才成长,推动铸造业加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