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日前在宁波发布了 《中国工业文化发展报告(2023)》,从政策、产业、区域等维度追踪新时代中国工业文化发展的演进趋势。 三大亮点 一是参与的广泛性。在今年 《报告》撰写过程中,工信部政法司、办公厅、消费品司、装备一司、财务司、节能司、科技司、国际司等司局给予大力指导,全国31个省市区工信部门为报告提供素材、数据,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全程参与,上海、安徽、江苏等地研究机构和协会也参与了部分章节撰写。 二是对象的全面性。不仅对全国和区域的工业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性考察,还对工业遗产保护、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文化传播等细分领域展开了专题研究分析。 三是内容的前瞻性。首次提出产业名片打造创新理论,对工业文化数字化、工业与科幻电影、制造业品牌出海等新领域开展前沿研究,指出工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方向。 六大特征 政策支撑体系持续优化。一是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多部门制定的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指导意见、2021-2025年实施方案,以及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等有关部门制定的10余份重要政策文件。地方层面,截至目前已有9个省份、3个地级市发布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专门文件,14个省份印发省级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二是多地探索将工业遗产保护、工业旅游、工艺美术等纳入法治化轨道。2016年 《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工业遗产地方性法规,随后安徽铜陵、河北保定、湖南株洲、河北邯郸、邢台、承德、唐山以及新疆克拉玛依等地级市也陆续颁布地方条例。 文化与制造业融合加速。一是产业名片成为2023年热词。涌现出杭州·中国视谷、武汉·中国光谷、合肥·中国声谷、江油·李白故里·特材新城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名片。二是工业设计产业化、国际化步伐加快。东、中、西三条纵向贯通我国的设计经济走廊初步成型。2023年10月,重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 “设计之都”称号。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等影响力逐渐扩大。三是企业品牌建设加速, “国潮文化”兴起,提升产品文化内涵成为新趋势。 遗产保护利用逐渐深化。一是从过去单纯依赖国家推动向中央-地方-企业梯度保护利用体系迈进。去年,工信部修订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并启动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全国十余个省份开展了省级工业遗产认定,部分地市也开展了市级工业遗产认定。国务院国资委发布7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二是利用重点从有形遗产向无形遗产延伸。据调研,全国已有700多家工业类博物馆。各地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博物馆、发展文创产业、开发工业旅游和研学。去年,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中华版本传世工程工信领域版本普查和征集。各地对档案、文献等版本资源及工业遗产蕴含价值的挖掘成为新的趋势。 文化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人民日报、央视等主流媒体对工业成就、历史的宣传力度加大。二是工业题材文艺作品火热出圈。电影 《流浪地球2》《钢铁意志》等票房口碑双丰收。三是数字藏品、短视频成为工业文化传播新载体。 “天工数藏”平台发行38款、3.5万余个数字藏品。《工业强国》短视频被中央网信办评为 “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专题专栏。四是工业文化发展大会、国家工业遗产峰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国内外工业文化交流。 工业文化教育发展起步。一是十余所高校陆续设立工业文化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协同推进。二是工业文化进入大思政课体系。教育部、工信息部联合共建59家工业文化专题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三是工业强国素质素养提升“尚工”行动持续开展,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万余人。大国工匠、企业家进校园活动在各地深受欢迎。 区域化一体化进程加快。多地利用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整合工业文化资源,成为区域发展新亮点。上海联动长江经济带30家工业旅游景点,推出15条旅游精品线路。成渝联合开发工业旅游,共建川渝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发展同频共振,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三大趋势 一是面向科技革命的工业文化变革。数字技术改变了工业文化生产和消费方式,AI提高了内容创新速度,元宇宙增添了消费场景,AR/VR拓宽了消费渠道。为此,要加快工业文化遗产、博物馆等资源数字化,借助各种新技术、新平台,探索开发新业态、新场景,增加数字文化产品供给。 二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工业文化变革。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工业文化作为制造业软实力的重要构成,不能 “偏科瘸腿”。为此,要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深入推进产业名片打造,升级区域发展想象;推动设计赋能,助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三是面向中国工业形象提升的工业文化变革。工业形象是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识。“深入实施新时代中国工业形象塑造与传播工程”已被写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文件。为此,要创新传播载体,提高叙事能力,进一步讲好中国工业和企业故事,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海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