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盐城工业园区:从量变到质变
■ 常盐轩 孙东青 从容迈向 “GDP万亿之城”,在常州加速城市能级提升、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远在盐城的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同频共振,从一纸蓝图起步,到产城人和谐共生的现代园区,开拓出能级提升的新内涵。 2021年4月,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常州盐城工业园区在原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基础上升格组建,肩负起省市南北共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 “智造之核”的更高建设目标,力争建成 “全省南北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创新示范区”,争创 “全省南北联动产业合作样板区”。 三年共建,南北两城回荡携手共进的交响。 两地政府以建必成、成必优的气魄,使常盐工业园成为带动本地盐丰一体化、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叫得响,走在前、做示范的标杆园区。 时不我待 曾经的传统工业园,要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的 “智造之核”,新机遇扑面而来,常盐工业园站上了一个新起点。 “把握机遇、奋起直追,时不我待。错过高质量发展这趟时代列车,难以面对常州的父老乡亲!”派驻园区的常州一众干部这样说。 这种紧迫感,源于深刻的内省。园区的负责人讲得很直率:“工业园区创立以来,一直在跟跑,现在到了抢跑时刻。” 知不足,然后赶。园区管理者清醒地看到了差距。 观念先转过来。 “先进地区的发展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围绕生产力发展需求进行各种变革,决策者敢破旧立新,管理者肯俯身服务。”常盐工业园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中的 “24小时服务”“最多跑一次”等,表面看是强化服务意识,更深层次上是思想解放。 精气神提起来。“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建设园区,力争三年大变样,五年成榜样。”常州派驻园区干部心中那股奋勇敢争先的劲儿不断地往外冒。 找到发力点,踏踏实实干。园区从夯实基础设施、完善功能上绘出 “样板”。 在建成区,常盐工业园投入8000万元实施的道路桥梁、河道管网改造提升工程高点对标,其中涉及道路10.86万平方米、绿化7.72万平方米、桥梁5座。如今,行走在改造后的园区内,路面开阔,绿化成景,整体形象开始焕然一新。 为拓展园区生活服务功能,作为 “园中园”的常盐科创园、总面积250亩的人才社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成区率先竣工投运,项目与人才安家落户成为园区的更大图景。 升格组建以来,园区土地从原有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24.3平方公里。共盘活存量厂房18万平方米、土地860余亩,实现资源要素再利用、效益最大化。 因为有韧性,曾经的 “不可能”正一点点变为现实。围绕产城融合的更高建设目标,园区西侧,5.5平方公里的拓展区建设迈入加速期。目前,拓展区内安置房项目、主干路网和河道整治等工程将陆续竣工验收。 智改数转 创新驱动发展,犹如长江奔涌,昼夜不息。行走在园区的企业间,处处感受到新旧动能转换,处处看见产业迈向中高端,其中,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成为驱动力。 江苏谷登重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十多年前就落户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 常盐工业园成立后,谷登作为首批实施智改数转分析诊断的企业之一,很快尝到了甜头。经过诊断分析,企业的多个信息系统间较为独立,数据不能实时共享,影响管理决策。对此,企业决定建立多系统数据联动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同时启动建立了智能化仓储,真正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智转数改 “一子落”,企业发展 “满盘活”。在推动首批28家企业分析诊断的基础上,园区去年上半年已有5家企业启动 “智改数转”技改项目。目前,园区省级上云企业累计达22家,另有6家企业获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企业 “智改数转”,园区数字化建设更在排兵列阵。瞄准数字园区示范样板打造的 “常盐数字园区大脑”系统,目前已全面建成,通过 “一网连全域、一屏观全局”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园区宣传、招商、服务、孵化、管理和运维等多种功能一网融合,大幅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无论是培养新产业,还是承接产业转移,都要创新引领,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发展。”回顾来路,创新已成为常盐工业园的最强音符。 展望前程,园区管理者信心十足: “园区要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下好创新先手棋,着力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努力走出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 联动样板 在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布局中,常盐工业园被定位为 “智造之核”,同时承接了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的重任。 一个底子为40多家中小微企业、缺乏配套的传统工业园区,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型、跨越,源自谋事者的破壁精神。 自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以来,常盐两市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园区高质量发展。 常州派出来自发改委等7个部门单位的10名派驻干部,任园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主导园区管理工作;盐城方面就市政府直管园区指挥体系、市交投集团和大丰区协同推进园区建设、园区财税模式等一系列重大事项予以明确。体制机制方面,园区采取常州主导、闭环运作模式,构建起常州盐城党政联席会议、园区管理机构、投资开发公司三层管理架构。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地探索从合作共建走向一体化制度创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目前,园区与大丰高铁片区总体概念性规划、拓展区控制性规划以及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已完成编制。 2023年4月,江苏省科技厅与常盐两市政府签订 《推进常州—盐城结对建设科创飞地合作协议》,“全省南北合作园区 ‘科创飞地’看常盐”格局进一步明确。 一方面,园区将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构建新型产教融合发展,与更多高等院校进行科创试点,完成学科建设、双创、产学研、课程改革、专家实训、现代化学徒等合作,并与重点企业完成校企场景试点建设。此外,继续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另一方面,将组织开展各类项目路演、政策宣讲、创业培训等活动,加强企业、人才沟通交流。同时,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落户科创飞地的项目团队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支持。 截至目前,园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认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1家,引进高校博士、省市级科技副总34人。随着创新布局力度加大,园区发展动能、潜能显著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