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关注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十大热点
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联合发布 “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以下是榜单内容: 热点一 阿斯巴甜——安全性引发热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阿斯巴甜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批准使用的甜味剂。IARC和JECFA两个报告对阿斯巴甜致癌性证据的评价是一致的,都认为阿斯巴甜的致癌证据有限或不足。我国居民阿斯巴甜摄入量远低于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健康风险很低。消费者需理性看待阿斯巴甜,不必过于恐慌。 热点二 预制菜——预制容易预知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胡小松:预制菜是社会快节奏发展、多样化消费需求下的必然产物。符合相关标准的预制菜产品,其质量安全即有保障。预制菜陷入风波凸显行业与消费端的沟通有待加强。当前,亟需凝聚共识,明确边界,梳理不同类别预制菜产品的管理原则;依靠科技创新,增强预制菜行业发展动能;并加强消费者沟通,助力消费信心重建。 热点三 母乳低聚糖 (HMOs)获批——法规激活婴配新赛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母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含量第三的固体成分,在婴幼儿配方等食品中添加HMOs有利于改善婴幼儿等人群的营养健康状况。迫切需要加快HMOs在婴配粉等中的应用,同时要加强HMOs的科研支撑,并推动更多种类的HMOs在我国落地应用。 热点四 酱香拿铁——跨界联名火爆出圈 云南农业大学原校长盛军:酱香拿铁是一次品牌、文化与行业的跨界融合,既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又创新 “食尚”和潮流。跨界融合是创新创造的尝试,但创新跨界要坚持守正创新不能 “越界”,一定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维护好消费者权益。 热点五 “羊肉掺假”事件再现——食品真实性咋保障?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颖:食品掺假使假宛如不断膨胀的 “毒瘤”,是被忽视的食品安全 “隐形杀手”。食品真实性需要全球 “共建共治共享”,亟待不断增强保障食品真实性和打击食品掺假使假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食品真实性监管治理的水平。 热点六 保健食品新功能——制度 “破冰”赋能产业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谢明勇:发布实施的24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与 《保健食品新功能技术评价实施细则 (试行)》构成了我国现有保健食品功能声称管理制度24+的有机整体。它是基于保健食品行业20余年的应用实践,对保健功能声称管理模式的创新,即允许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单独或联合提出24项保健食品功能声称以外的新功能建议,可推动保健食品新功能及产品研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热点七 反式脂肪酸被 “拉黑”——走出消费误区先要科学认知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王兴国:反式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具有天然和加工两种来源。尽管长期过量摄入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害,但我国居民膳食中摄入量水平较低,风险可控,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忧。从全球范围来看,消除加工来源的反式脂肪酸是必然趋势,应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消费认知,保障人民健康。 热点八 “防猝死套餐”走红——别让智商税收割 “脆皮年轻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过度运动是导致猝死的重要诱因。“防猝死套餐”中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效应,但是并没有证据表明具有预防猝死的作用。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建议消费者合理膳食,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开展广泛、深入的科普宣传。 热点九 数字标签试点——让食品标签看着更方便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数字标签是一种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展示食品标签信息的新方式。行业应合力加速标签数字化的进程,迎着数字化创新发展的浪潮,让消费者接收到更清晰、全面的食品标签信息,最终将数字标签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标签载体,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 热点十 沙门氏菌——致病微生物需重点防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食品安全首席专家刘秀梅:沙门氏菌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水源和生产加工环境以及储运和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良好卫生操作规范,加强过程控制。餐饮从业人员和消费者更要认真执行生熟分开、煮熟烧透等 “食品安全五要点”,把好食品入口的最后一关。 (文 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