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 地方篇 科技创新引领河南发展“三变”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当前,河南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绚丽篇章。5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凯围绕 “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在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中争先出彩”作介绍。 王凯向记者表示,随着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河南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据了解,河南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72.7%,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9万人。2023年,河南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0.3%,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河南发展的第一动力,正在引领河南发展动能之变、结构之变、质量之变。 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 河南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王凯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锚定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的 “两个确保”奋斗目标,勇担使命、实干作答,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工业大省、传统交通要道向现代化交通枢纽、传统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高地的 “三个转变”,地区生产总值跨过3个万亿元大关。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河南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形成了以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农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大格局,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72家,省级实验室20家,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坚持实体经济当家、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河南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产业项目1.1万个、总投资7.9万亿元,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6%、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经营主体超过1100万户、居全国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万家,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力军。目前,河南全省拖拉机319万台,配套农机具728万台,都排在全国第1位,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光通信芯片、传感器、超硬材料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宇通客车、中铁盾构、超聚变服务器成为中国制造的靓丽名片。 三是坚持畅通大动脉大通道、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河南把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作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郑州机场跻身全球机场货运40强,郑州国际陆港具备年开行万列中欧班列能力。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居全国第二。建设内河港口6个、功能性口岸9个。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加快形成,社会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综合竞争优势。 加快制造业强省建设 河南产业一大优势就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41个工业大类中河南有40个,207个中类中河南有197个,河南的产业是众多产业循环的发起点、支撑点和结合点。王凯表示,河南的目标是加快建设“能级高、结构优、创新强、融合深、韧性好”的制造业强省,发力点可以概括为“五”“六”“七”三个数字。 “五”是把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软件这 “五基”作为重点,强化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实施产业基础再造。仅2023年就突破 “五基”技术50项,碳化硅新材料生产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到2025年有望再突破100项,推动更多河南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 “六”是把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这 “六新”突破,作为抢占先机的战略选择,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洛阳中信重工通过智能化转型,生产效率提升了25%,能耗下降了10%,入选国家首批 “数字领航”企业。目前,河南正在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和研发活动全覆盖,到2025年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到100%。 “七”是把七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作为支撑,着力构建 “7+28+N”现代化产业体系。“7”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8”是超硬材料等28个千亿级重点产业链,“N”是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等专精特新细分领域。“7+28+N”链群已成为河南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主战场,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将突破7万亿元。河南坚持项目为王,逐季开展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目前累计开展了12期,实施项目1.74万个,60%以上是产业项目。 让企业投资更便利高效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来投票。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健认为,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河南将对标先进、再接再厉,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让企业投资更加便利高效,让老百姓办事更加舒心便捷。近年来,河南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工程和战略性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系统谋划抓引领。河南紧扣企业需求,持续深化改革,一年一个节点推动政策迭代升级,累计推出了1000多项改革举措,2023年河南省委召开全会又对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了专题部署,构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用稳定的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切实将 “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的 “体感温度”。 二是软硬结合筑基础。河南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两促进,比如,河南用十多年将 “米”字形高铁网从 “纸上蓝图”变成 “陆地通途”,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正式开通,成为继北、上、广之后的全国第四个。持续深化 “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改革,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第一组别。常态化开展 “万人助万企”活动,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11万余个。河南正是通过硬环境的提升、软环境的突破,努力打造形成让企业 “留得住、发展好”的生命线。 三是以评促改提实效。河南把企业满意作为营商环境的金标准,连续5年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从企业视角检验改革成效、审视发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开展专项整改,真正让企业有感有得。经营主体活力显著提升,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超过1100万户、稳居全国第四位。 四是响应诉求解难题。河南坚持把法治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抓手,积极探索企业诉求响应工作新模式,成立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中心,开通投诉举报窗口,搭建网上投诉举报平台,出台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案件调查处理办法,以此来形成企业诉求闭环解决机制,让企业 “有处可诉、有诉必解”,真心实意为企业站台、帮企业解忧,有力地维护了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