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业中国而斗争”“钢铁强国”展现光明前景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 钢铁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被誉为工业的 “粮食”。 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改变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钢铁画卷,在世界钢铁舞台中心散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75年来,我国钢铁工业 “为工业中国而斗争”,成功解决了 “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和 “好不好”“强不强”的质量问题,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正进入发展高峰期,未来仍将长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钢铁工业不同,我国钢铁工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崛起于改革开放进程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发展道路,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在崛起发展、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承接了世界钢铁工业转移的 “接力棒”,扩大了钢铁材料应用领域,采用了大批新技术、新装备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水平推向了新高度。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埃德温·巴松认为,中国钢铁正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领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钢铁工业不断适应新常态,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调整升级取得了本质性的长足发展,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彰显了大国责任和国际领导力,为中华民族强国富民奠定了 “钢铁”基础,也为世界钢铁工业化解过剩脱困发展贡献了 “中国智慧”。 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钢铁是支撑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工业脊梁,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全国钢铁产量只有15.8万吨,毛主席说:“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我国把发展钢铁工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重心,其中提高产量是重中之重,在 “二五”期间进行了 “三大(年产超过100万吨大型钢铁厂)、五中(年产30-50万吨中型钢铁厂)、十八小 (18个省区市建设18个年产10-30万吨小型钢铁厂)”建设。1964年开始,我国推进以西南攀钢、西北酒钢等为代表的 “三线建设”,至此基本建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东中西布局,结构比较完整、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新中国钢铁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钢铁工业 “三打两千六”,连续三年钢产量都没突破2600万吨目标,1978年才达到3178万吨。改革开放为钢铁工业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我国从实现钢铁工业现代化和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的第一天,新中国钢铁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宝钢工程在东海之滨打下了第一根桩,我国钢铁迈开了追赶世界一流水平的步伐,树起了钢铁工业现代化的 “样板”。 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月在生产资料市场中率先放开钢材价格,开始实行市场定价,钢铁企业引入市场经营机制,推动了我国钢铁工业市场化发展。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达到10124万吨,一举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钢铁工业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充分利用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洗礼中谋发展、强实力,不断发展壮大,钢铁装备大型化、高效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大高炉、大转炉技术实现了对韩国、日本、美国等几十个国家的出口。同时,我国具备了自主集成建设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的能力,鞍钢鲅鱼圈、首钢京唐、宝钢湛江、山钢日照等国家生产力重大布局项目建成投产。“十五”“十一五”期间,宝钢、鞍钢、武钢、首钢等实施跨区域重组,河钢、山钢等实施区域内重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宝武组建为标志,我国钢铁工业开启了新一轮重组,对全球钢铁工业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成本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 钢铁工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核心,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十五”至 “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紧紧抓住以结构性调整为主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体现为产量的巨大变化,在调整产业结构以及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经历了一个从 “高速发展”到 “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十三五”期间,我国明确了钢铁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压减粗钢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等目标,化解过剩产能1.5亿吨以上,出清“地条钢”1.4亿吨,完成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的上限目标任务,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2021年起我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调控工作开始,到2024年通过细化调控原则,合理把握调控节奏,有效促进了钢铁市场平稳运行。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处副处长刘峰表示,面临低碳转型挑战,我国钢铁行业应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低成本绿色转型,从三个方面做好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准备工作:一是摸清排放底数。对行业碳排放现状、减排潜力、企业数据基础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估等;二是加快制度建设。配合加快完善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核查技术规范和配额分配方案;三是增强数据管理能力。 事实上,我国钢铁工业早期发展比较粗放,在节能环保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环境和能源外部条件的约束增强,钢铁工业开始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升 “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标准,推行清洁生产和采用节能环保技术,绿色发展取得明显进步。“十四五”打赢蓝天保卫战中,我国进一步促进钢铁行业布局结构合理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提到了新高度,我国钢铁工业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特别排放限值、绿色工厂建设、错峰生产等重大事项,钢铁环保技术设施、排放绩效与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在 “双碳”政策影响下,我国钢铁工业重心转为产能产量“双控”,钢铁从能耗 “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双控”转变。 埃德温·巴松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钢铁产量和需求量更趋于平稳甚至下降是自然发展规律。在未来20年里,中国钢铁将以引领者的身份确保全球钢铁行业实现稳健高质量的转型发展,为全球钢铁行业提供近半数的有效解决方案甚至可能更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林表示,近年来资源和环境两大约束迫使我国钢铁工业快速转型,而钢铁工业转型本质上就是绿色转型。为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 “1231”行业发展目标和“232”重点工作推进体系,其中 “1231”中的 “2”即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 “232”中的 “3”即持续推进 “超低排放” “极致能效”“数字化转型”三大改造工程。 “作为典型的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终身教授毛新平指出。 我国不断完善政策以推进钢铁行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这对于钢铁企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钢铁企业开始从 “规模效益”转向 “企业收益”,从“全品盈利”转向 “品种盈利”。为适应钢铁行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钢铁企业纷纷进行低碳和低能耗规划,在技术改进、循环经济、氢冶炼、环境改造、生态打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绿色转型。同时,我国钢铁企业开展高强汽车用钢、高能效硅钢、高性能不锈钢、高品质轴承钢、 “手撕钢”、笔尖钢、 “蝉翼钢”、齿轮钢等高端精品研发,一批新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未来,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由成本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其中绿色、环保将成为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即盈利情况、发展规模大小都将取决于其环保、绿色生产能力。 高质量成为新时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前进方向 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优化政策,释放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性。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钢铁工业 “起步” “筑基” “跨越” “转型”,从缺钢少铁到世界第一,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百年红色钢铁崛起路,引领了工业经济的发展,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世界钢铁的产业形态、生产经营、发展方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钢铁材料与其他材料之间呈现既互相竞争又协同融合的大趋势。特别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到来,我国钢铁工业需要在信息化环境下加快形成企业管控的高度集成和高度协同的一体化运营体系、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绿色低碳钢铁制造体系、以网络化为基础的产业链集成体系,以及以数字化为手段的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才能使钢铁行业发展前景变得更广阔。埃德温·巴松表示,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拥有更新、更强大的技术储备,与此同时擅长采用不同的方式研发新技术并寻找新解决方案。 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个性化、定制化、注重用户体验和价值创造的智能制造发展方兴未艾,绿色低碳、融合创新、网络智能、共享共赢正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新特点,其中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将是钢铁工业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方向。 世界钢协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认为,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步伐加快,低碳生产技术路径出现分化,钢铁行业需要加强原创性低碳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制造行业之一,而 “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适合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一是随着钢铁电商发展,互联网向钢铁生产、销售、售后等领域渗透,同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搭建为下游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二是推动 “大规模智能定制”,从而实现集约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突破规模化生产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成为未来钢铁企业抓牢用户、增加利润的关键。 打开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壮丽画卷,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高的要求,高质量成为新时代钢铁工业发展的前进方向。站在新中国成立75年的历史节点上,我国钢铁工业未来发展将呈现质量提升、技术升级、绿色发展、布局优化、产业延伸、流程演变、兼并重组等特点,在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过程中,提高钢材供给质量、改善钢材供给结构将是推进我国钢铁工业迈向中高端的新引擎。未来,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则是深入推进绿色化、有序化、品质化、标准化、差异化、服务化、智能化、多元化、国际化 “九化”协同,重塑产业价值链,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