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与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融合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 宇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表示,绿色低碳发展是行业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国科技界、企业界、学术界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共享创新成果。会议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为契机,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服务 “双碳”目标,深入探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问题。 为了鼓励与感谢电力行业的奉献者,会议颁发了2024年顾毓电机工程奖、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2024年度共评选产生电力科学技术奖173项、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110人。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以来的九十年见证了中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各个发展阶段取得的伟大成就。 谈到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陈国平表示,新的电力消费结构在出现,像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企业、氢能都成为驱动用电增长因素。未来算力电力需求全年将达到2000亿度,电动汽车2030可达1.2亿辆,年用电量4800亿度,这反映了全社会在低碳转型情况下对电力增长的需求。 今年7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出台了9条具体举措,对于加快数字化转型作出了明确说明。 舒印彪认为,能源技术与数智技术深度融合,已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与会专家还列举了众多数字化提升电力系统运作的案例。如,电网拥有自己的边缘用户供电服务中心后,原来需要很多人工来接打用户电话,分析用户需求和问题,现在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 目前,数智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数智技术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将在保障电力系统和用户数据安全、提高大模型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互联网协同发展等方面,实现更大创新突破。 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表示,今天的数字孪生实际上已经非常超前,把系统的结构、特性、技术、性能等形象地、实时地再现。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环境下将增强感知、增强认知、增强决策,贯通数字模型与现实世界,从而达到优化调控新型电力系统的目的。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昆仑表示,人工智能应该是数字化转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数据分析、仿真计算、优化决策的场景或任务,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赋能和提升。 谈到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还将面临哪些挑战,与会专家表示安全、存储、人才等因素是产业需要面临的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首席专家薛峰表示,我国的电网在30多年来从来没有发生过大停电事故,这得益于 “三道防线”,也就是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制定。现在从电力安全拓展到能源安全以后,传统的电力系统安全仅仅考虑物理电力系统安全,已经不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了,包括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外部灾害安全以及电力市场带来的电力市场信息怎么纳入整体综合的安全框架,这些方面都在做一些探索性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在能源领域拥有4A+学科,更是与国家能源战略、电力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近年来,该院校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的要求,深化与学会和行业的协作,以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为导向,坚持 “电气+”发展理念,以建设电气工程国家一流学科为核心,通过学科深度交叉、产教深度融合,推动高水平科研和拔尖人才的培养。 据记者了解,会上还举行了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高质量论文发布仪式、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系列科技竞赛颁奖仪式、学会成立90周年 “与会同行”会员、 “助会前行”志愿服务者徽章颁发仪式,发布了 《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90周年学术报告特辑》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志》等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