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176个项目 总投入超30亿元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
■ 陈恩文 王雪琳 滚滚乌金分流筛选,千台设备轰鸣运转,在亚洲单体最大中央型炼焦煤潘集选煤厂,中控室里的 “智慧大脑”正通过数据采集、建模和算法,精密地监控指导整个洗选流程。这让选煤厂彻底告别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五班三运转,工位替代岗位,仅用380人便可 “玩转”千万吨级选煤厂。 数字孪生智慧园区,实时掌握生产流程,一路之隔的煤电一体化清洁高效坑口电站潘集电厂,以大数据为支撑,充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了集生产、管理、人文、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园区,实现电力生产、电厂运维全过程全覆盖实时监测,使电厂 “可观、可控、可测”。 数字赋能,万物互联。潘集选煤厂与潘集电厂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以工业互联网建设助推数字化转型实践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集团深刻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把工业互联网建设作为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关键一招”,秉持 “一二三四五和六,巩固提升做一流”,高位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完成176个信息化项目建设并上线,信息化、智能化总投入超30亿元,传统能源产业 “旧貌变新颜”。10月25日,以 “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的安徽省属企业数字化转型暨智能化创新现场推进会召开。 “通过信息系统全面深入应用,为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支撑。”淮河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资深主管沈立君表示,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实现生产调度可视化、过程控制智能化、经营管理数字化、决策管理智慧化的目标,有效推进企业改革与体制创新工作。数字驱动力不断提升。淮河能源深入实施数据治理工程,深耕 “业务数字化,数字业务化”。制定 “1311”数据战略,建设10万兆企业骨干网,实现井下“5G+WIFI6”全覆盖,实现6大类30项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分发。建设数据中台、综合集成平台,编制发布11类企业数据标准,破除 “信息孤岛”,全面支撑企业数字化运营。开发淮河能源APP,集成88个系统,实现 “人人网办、一网通办、一处录入、处处共享”。集团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达到 “稳健级”,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荣获 “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特别贡献奖”。 企业管控力持续增强。淮河能源开展流程优化、融合再造,在集团层面建设33个业务系统,全员、全流程、全业务数字化覆盖,推进党务、事务、业务一体化,有力促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人力、财务、物资、投资、营销、风控等主要业务领域,推进数据流与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全面融合、集成,实现信息高效流转、集团管控有力、决策科学高效。推行三级机关看板管理,推动岗位履职可视可感、实时在线。建成全面预算管理系统,预算编制时间较以往缩短2个月,准确率提升至95%。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淮河能源按照 “三个有利于”原则,努力打造专业化的装备、技术、能力、队伍,全力推进各产业板块智能化发展,全方位打造数智赋能标杆企业。积极开展首台 (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 “三首”研发应用,在煤炭行业率先研发应用直径2.5米——5.5米系列化煤矿盾构机,创造月单进736米世界纪录。充分发挥“四个替代”效应,推广应用自动化钻机作业线,建成单轨吊网络化智能化运输系统、辅助运输自动驾驶系统,实现大采深井工矿井辅助运输方式连续化、少人化。坚持智能钻、抽、管、用一体和井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地面煤层气开发与井下瓦斯治理,单井日产气最高超10000立方米。 “数智赋能最直观的体现是在减人增安提效上,近十年,集团用工总量下降一半以上。近三年,煤炭全员劳动生产率、煤巷单进、岩巷单进分别提高34%、19%、33%。”该集团经营管理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强国之梦,淮河之能。面向未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将以建设 “六全”智慧企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数字煤炭、数字企业和数字业态建设,进一步筑牢 “数字底座”,保障 “数字安全”,释放 “数智活力”,打造 “数智引擎”,解放和发展 “数智生产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为推动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