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版:特别报道

李义章:开启中国工业的智力“新引擎”

本文字数:1065

  ■  中国工业报 王珊珊

  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围绕“智造跃升:人工智能解锁工业新未来”话题,中国工业报社举办了“中工智库沙龙”。

  作为国内工业软件操作系统的开拓者和领跑者,索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为公司)率先在国内提出工业技术软件化理念,他们的操作系统已经用于120多个国家重点型号,包括上百家大型龙头企业。在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领域取得全球第四、中国第一的成绩。

  索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章分享了人工智能中国工业领域发展存在两条技术路线:一条是面向前沿尖端研发,另一条是平民化规模化应用。中国DeepSeek属于第二条路线,而在理论基础和技术层面全球仍受到美国的影响。

  对于如何看待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状况,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视觉、听觉等感知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像transformer大模型的应用已经展现出强大能力,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成本高、计算能力限制等问题。

  从工业人工智能的整体版图分析,可将人工智能分为两个维度。横向是“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实践智能”三种智能,纵向是“科学、技术、经济”三个维度。其中,科学维度是如何更好地认识世界,技术维度是如何改造世界,经济维度是解决上层建筑的问题。技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只有先认识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改造世界,而经济则是解决了技术的目的问题。

  总体来看,实践智能可能是人工智能还未攻克的最后堡垒。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对实践智能的重视远远不够,像骑自行车、人形机器人扭秧歌等都是行为智能,由于缺乏对现实世界的计算和预测能力,它们离实践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工业软件是计算和理解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通过建模、仿真和数据分析,它代替人类进行物理世界的计算,如飞机设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未来目标是通过大语言模型帮助设计师确定设计参数,最终实现设计师仅需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其余过程由工业AI自动完成。这要求建立一个包含大量工业数据和工业技术的平台来训练未来的工业AI系统。

  针对现在人工智能的热潮,现在国内的人工智能行业主要还是跟随路线,存在一窝蜂重复投入的问题,缺乏共享体系和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这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而中国的机会是实践智能,将强大的工业能力与大模型相结合,这是我们超越美国为数不多的机会。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特别报道 1011李义章:开启中国工业的智力“新引擎” 2025-03-10 2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