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版:特别报道

毛明:数业时代正加速到来 各形态朝着智能化形态演进

本文字数:1795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左宗鑫  赵昕

  “人类社会正在加速进入智能化时代——数业社会。数业社会加速到来,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究员毛明在“智造跃升:人工智能解锁工业新未来”主题沙龙上,分享《智能化时代的装备研发范式》的主题发言中表示。

  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探索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毛明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时代特征、形态与实现路径。

  把握数业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数业社会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有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毛明表示。

  毛明认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可以用符号主义、连接主义、行为主义来体会。数字化即利用数字来表达、认知并推动事物的发展。信息化则致力于信息的便捷采集、高效传输、精确处理、安全存储与广泛应用,使信息无处不在,从而减少不确定性;而网络化正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智能化则赋予事物感知、分析、理解、决策、执行和学习提高的能力,以能动地表现出最佳行为。

  数业社会的特征不仅仅体现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应用上,更体现在这些技术如何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毛明指出,在数业社会中,劳动者、劳动工具、生产资料等生产力要素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生产关系、组织形态、资产、价值创造与运营管理方面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

  智能装备是数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明认为,人与各种智能装备共同栖息在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中,其中数据、模型,以及算力、算法呈摩尔式不断迭代增长。在这个网络中,人与智能装备相互配合、协作并共同成长。在智能化时代的制造业中,各种装备将基于数字化、电气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并将以“硬件+软件+数据”三种形态呈现和发展。

  “智能化装备将以通用人形机器人为最高形式。”毛明指出,目前,人形机器人发展共识强调了其设计和应用的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不仅在外观、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上模仿人类,而且在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等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可能自然人与机器人分别劳动在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机器人可以替代自然人从事那些无趣、困难、危险的工作。

  此外,在智能装备的发展过程中,平台化和通用化是重要的趋势。毛明表示,平台化意味着智能装备将基于统一的平台进行开发和部署,实现功能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通用化则是指智能装备将具备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更加灵活的配置能力。

  毛明还强调了智能装备在研发、运维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未来的智能装备研发将更加注重软硬件的融合和数据的利用,通过AI技术实现自动化设计和制造;运维方面则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和维护体系,确保智能装备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管理方面则需要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工作流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提高管理效率和信任度。

  AI赋能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的范式包括实验科学、理论科学、计算科学、数据探索、智能化研发这五大范式。当前,装备制造领域正处于第五范式——智能化研发范式,通过预训练与人的紧密协作(如提问、微调对齐等手段),构建出大模型,有效解决维度灾难及不确定性等复杂问题。

  毛明认为,在数业社会中,AI赋能成为解决复杂问题、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研发,毛明强调,首先必须从人工智能+装备各个控制系统入手,使装备成为具身智能体。其次是人工智能+研发,融合多学科(多模态)、融合知识与数据,以构建专业大模型,驱动研发更加高效和科学,涵盖AI+CAD、CAE、CAM、CAPP、EDA、PLM、TDM(LIMS)、人工智能+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交付等。第三是人工智能+管理,从企业运行的过程、质量、供应外协、财务、员工绩效管理等入手,逐渐使组织的管理成为数据驱动的科学、高效、公平的自组织智能体。最后是人工智能+能力与生态,即开源、联盟、区块链。“以互联网思维,开放、共享、快迭代建设能力与生态。”毛明说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特别报道 1011毛明:数业时代正加速到来 各形态朝着智能化形态演进 2025-03-10 2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