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建议,从国产算力平台的自主创新到数据治理的技术突破,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2025年,我最希望推动完全自主可控的通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建设。”刘庆峰说,在自主可控平台上发展通用底座大模型并达到全球顶尖水平,特别是在国计民生相关重点领域对标并实现超越,对我国在未来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赢得战略优势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主流大模型在算法创新方面已与美国并跑,部分领域实现领跑,算力领域也正加速追赶。
“用更少的算力,更小的尺寸,达到业界一流效果。”刘庆峰指出,基于国产算力底座开展大模型训练和算法创新是可行的,构建真正基于国产算力软硬件协同的生态体系恰逢其时。
但由于国产算力软件生态基础薄弱,算子库、工具链、开源训练框架及开发平台等配套工具尚不完善,若不能加快解决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薄弱、适配困难等问题,无异于“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
对此,刘庆峰认为,我国亟需加快推进基于国产算力底座的大模型研发创新、场景应用、生态开放全链发展。他建议,加快构建国产算力平台上的自主可控大模型及产业生态。
构建数据资源充分共享机制:依托中国广泛的AI应用场景,积极推广大模型在产业应用领域的应用,并形成数据飞轮,让中国率先获得AI产业落地红利。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正向社会各领域渗透,刘庆峰还关注到“AI幻觉”带来的数据污染及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刘庆峰建议预防大模型生成“幻觉数据”充斥互联网带来的危害,从技术研发和管理机制上构建可信的信息环境。
“要构建安全可信数据标签体系,提升内容可靠性:建立安全可信、动态更新的信源和数据知识库,对不同类型数据的可信度和危害程度建立标签体系,降低人工智能幻觉出现概率,提升生成内容可靠性。”刘庆峰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