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今年是我履职的第32年,1993年至今,已经连续七届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共提交208份提案、建议,今年带来5份建议。”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新希望集团媒体沟通会上介绍,今年全国两会,他主要围绕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传统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等方面建言献策,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民营经济成长、乡村振兴等话题。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
对此,刘永好表示:“农业依然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部分。传统产业必须走新质生产力道路,必须变革创新,否则就会落后。大而不强没有价值,我们要在‘强’上突破,‘强’体现在科技力、适应市场的能力、度过周期的能力。”
“传统农牧业具有基础性特征,肉、蛋、奶等食品行业一万年都不会消亡。要依靠规模扩大,科技导入,品种优化,效率极大提升等方式发展传统产业,同时,还要用创新的办法生产和营销,这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刘永好说。
刘永好认为,农业企业要积极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他举例说,对于畜牧业,要抓好育种,争取摆脱对进口生猪种源的依赖,达到国际水平;要把各种养殖数据汇集起来,形成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导入,使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刘永好还就行业企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刘永好介绍,新希望集团正在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落地,传统产业需要紧跟新形势、新技术,才能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过去五六年时间,我们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刘永好表示。
“新希望具有一定规模和应用场景,可以更好地把AI和农业场景结合起来,例如在饲料配方、育种的基因检测、冷链物流、疫病防控等方面,都可以结合AI去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刘永好表示,现在猪周期波动很大,怎样预测好,必须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来做,新希望已经积极参与猪周期预测大模型的体系。
在刘永好看来,传统行业面临转型升级,才能提高效率,才有竞争力,传统产业通过创新,通过变革,也变成新质生产力企业。
“科技企业,并不是一些新兴行业的专利,新质生产力武装的传统企业就是新兴企业。”刘永好表示,要用现代科技来武装农业,要坚持主业不动摇,必须关注人工智能,关注新科技,关注育种,关注大模型,这样才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