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两会特刊

全国政协委员黄宝荣:提“质”增效 甘肃加速迈向新型工业化

本文字数:1260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深入探讨了甘肃在工业提“质”、奋力向“新”征程中的具体举措、成效与未来展望。

  政策助力千帆竞,工业提“质”万象新。“2024年,强基固本、守正创新,甘肃省不断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基础。”黄宝荣指出。

  在黄宝荣看来,智能制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省上下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战略,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分类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基础再造、产品技术攻关、供应链管理、生产与服务模式和系统安全。

  “甘肃省大模型开发和市场化不断推进。特别是首个DeepSeek大模型成功在兰州新区本地化部署,标志着甘肃在AI智能化应用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新能源产业亮点突出。新能源装备不仅在规模上全国领先,在新兴核能领域还做到了全球领先,为甘肃省未来产业发展打开了巨大发展空间。”黄宝荣表示。

  据了解,甘肃省科技进步推动新材料高质量发展。全省着力推动“原材料”向“新材料”转变,着力优化产业链基础,提升产业引领力和技术创新力。甘肃2024年新材料产值达到1305亿元,同比增长27.9%。

  值得关注的是,甘肃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甘肃省在推动新质生产力提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东部发达地区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地区还有明显差距。”黄宝荣认为。

  创新供给侧和需求侧错位严重,创新成果面临供给不足与质量不高的“双重难题”。黄宝荣表示,甘肃省高水平创新活动侧重前沿基础,创新活动与产业发展融合不够紧密,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成效不高,创新主体面临总量偏少与创新能力偏弱的“双重制约”。

  对此,黄宝荣建议,一是企业要提高战略定力和谋划能力,围绕国家战略制订企业目标。既要有埋头做市场的毅力,也要有抬头抓战机的实力。二是企业和科研院所紧盯国家各部委的未来产业规划、重大产业机遇,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尽快更换赛道。三是围绕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布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多用系统思维凝练问题,少用孤立主义设置课题。双向奔赴,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发展。

  “希望国家发改委和工业主管部门,鼓励地方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重大研发项目,为地方企业参与国家项目的揭榜挂帅提供更多机会。”黄宝荣呼吁。

  为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迈向更高水平,明确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方向和关键任务,致力于在技术创新、产业引领、产业链韧性以及全链赋能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甘肃省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黄宝荣介绍,甘肃省要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技术引领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自主可控,加强科技创新全链赋能。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工业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新闻热线电话:010-6741066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410661 广告招商电话:010-67410642
举报邮箱:jubao@cinn.cn   投稿邮箱:zbs@cinn.cn   服务邮箱:fuwu@cinn.cn
中国工业报社
微信公众号
中国工业报两会特刊 07全国政协委员黄宝荣:提“质”增效 甘肃加速迈向新型工业化 2025-03-10 2 2025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