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占率持续飙升,正成为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经过多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站在政策红利、技术突破与全球化机遇的交汇点,未来竞争将不仅是产品与技术的比拼,更是产业链协同、用户体验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较量。
中国工业报将从本期开始推出《探问新能源汽车崛起密码》系列报道,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角度进行采访调研,展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全景。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狂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1.9万辆和2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和9.8%。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如此迅猛的市场增长,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成为关键驱动力。从年初到年中,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奔腾小马”“比亚迪汉”等 124 款车型纳入下乡目录,进一步拓宽农村消费市场。
回溯至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明确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与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
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促进消费的整体框架下,多次聚焦汽车领域,在以旧换新政策、二手车市场、汽车后市场及削减消费限制等关键层面,均做出了重要部署。
多维度政策协同发力,为汽车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为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两新”等政策的出台实施,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有效促进了汽车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多款新能源车型下乡 拓展下沉市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此前指出,新能源汽车下乡不仅推动了产品普及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在拉动内需、促进乡村绿色转型、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战略价值。
“新能源汽车下乡”自 2020 年启动以来,已走过五年历程,成为推动汽车消费与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2020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联合印发《三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标志着这一政策正式落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0-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所带来的销量分别高达39.7万辆、106.79万辆、265.98万辆、320.87万辆,2021-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69.2%、87%、123%,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
随着政策的持续深化,2025 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迎来新升级。根据《通知》,此次活动将选取满足乡村地区使用需求、口碑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车型,开展展览展示、试乘驾驶等活动。组织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服务企业,充换电服务企业,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企业协同下乡,持续优化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应用配套环境。推动车网互动技术在乡村地区应用,提升乡村绿色发展水平。
组织方式上,活动将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较低但市场潜力较大的县域城市,举办专场活动,并辐射周边乡镇,开展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将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协同推进,引导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峰此前指出,新能源汽车下乡不仅推动了产品普及与基础设施建设,更在拉动内需、促进乡村绿色转型、创造就业等方面发挥战略价值。
黄河科技学院教授张翔进一步分析,该活动通过“政府补贴 + 企业让利”,将入门级车型价格降至 3 万元区间,并首次纳入载货类新能源车,精准匹配农业生产需求;同时,引导车企研发乡村特供车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以旧换新成效显著 绿色转型加速
吴松泉称,参考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效果,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测算,预计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申请将超1200万辆,惠及更多消费者,降低购车成本。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1000万份。
以旧换新已然成为拉动车市增长的重要力量。“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售额达9200亿元,为消费者带来‘真金白银’优惠。”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以旧换新不仅促进了汽车产销量双增长,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2%和5.8%,汽车报废换新申请新能源汽车占比超60%,高出整体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11.1个百分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消费,带动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吴松泉称,参考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效果,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测算,预计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申请将超1200万辆,惠及更多消费者,降低购车成本。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早,补贴政策一步到位,年初市场增长较好,行业状态因市场增长而改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充满期待。她表示,去年,国家统筹安排约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由于政策逐层落地后时间相对较长,最终这笔专项基金实际上还有所结余。今年国家继续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更早,有望更大程度上激发市场活力。
在政策的持续赋能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1万辆和1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3.8%和44.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7.3%。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442.9万辆和43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2.7%。
价值赋能激活需求 长效机制亟待构建
行业的长期繁荣不能仅依赖企业的单点突破,更需政策层面的持续赋能与机制创新。
国家政策的持续加码,叠加新能源技术突破带来的产品力跃升,各大车企开始以差异化价值赋能,激活汽车市场消费需求。
小米汽车打出“权益组合拳”巩固销量优势:从5月1日至5月31日,下单小米SU7可享价值8000元Nappa真皮座椅以及小米辅助驾驶终身免费使用权。
蔚来汽车则直击补能痛点。新ES6、EC6、ET5及ET5T开启预订之际,蔚来汽车推出6月30日前锁单即可锁定5年免费换电权益(即购车赠送240张免费换电券),提车后还可享10000蔚来积分。
广汽传祺聚焦“多维购车优惠”刺激市场:5月针对多款车型推出限时特别礼金、低息金融方案及以旧换新补贴,覆盖家庭用户、年轻消费者等多元客群。
小鹏汽车则以“技术普惠”开辟差异化路径。5月28日,在小鹏MONA M03 Max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介绍,小鹏汽车在小鹏MONA M03 Max全球首发“人机共驾”功能,同时,这也是小鹏汽车全球首次在15万级车型中实现满血版智能辅助驾驶。
这些举措既呼应了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也展现了车企在技术自信下的市场策略——不再单纯依赖价格战,而是通过价值赋能激活消费需求。
行业的长期繁荣不能仅依赖企业的单点突破,更需政策层面的持续赋能与机制创新。崔东树表示,期待未来能有长效的强力接续政策,减免购车人员个税、推动新能源车下乡、优化C7经济型电动车驾照申领、给200公里以下续航的合规纯电动车免车购税、鼓励结婚购车、鼓励生育购车等更多的改善措施,拉动购车消费,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