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含量持续提高,与国外同行之间的技术差距快速缩小,不仅实现了较多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更在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机床领域,济南二机床已成为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的大型数控冲压机床进入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的生产车间。在工程机械领域,国产盾构机快速崛起,打破了盾构机市场长期被德国、日本等国企业垄断的局面。以中铁装备为代表的国内厂商生产的盾构机不仅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够适应极端环境和复杂环境,控制精度达到毫米级,更是具备显著的价格优势,推动我国盾构机位列国际盾构技术的第一梯队。
孙晓表示,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率达55.9%;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6.3%,已连续26个月保持在30%以上,工业产业结构持续向好。
当前,全球制造业正由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向灵活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变。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石,其PMI指数的变化牵动着经济发展的脉搏。根据赛迪智库预测,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有望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船舶等细分领域将延续高景气度。
孙晓认为,4月份,我国宏观政策组合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多数行业和产品生产增长,装备制造业支撑有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推进,工业经济延续向好向优发展态势。
在高端化方面,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4.9%、13.6%,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0.7%、29.5%。
在智能化方面,4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其中,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2%、12.5%。服务器受大模型带动订单激增,产量实现近2倍增长,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81.0%、51.5%。
在绿色化方面,4月份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分别增长38.9%、61.8%、33.4%。绿色材料供给增加,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材料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增速分别为27.6%、16.2%、10.0%。
事实上,中国制造业正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持续迈进,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释放出“向新力”。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底色。
在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下,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高端化跃升提升含“金”量,智能化升级提升含“新”量,绿色化发展提升含“绿”量。